眾所周知,非洲才是黑人的大陸,這兒的國家絕大部分以黑人為主,但是,世界上第一個黑人國家,卻不在非洲,而是在北美洲。在殖民主義時期,西方列強將大量黑人販賣到美洲,為他們的種植園和礦場做苦力,導致美洲許多地方都是黑人及其後裔。而今天說的這個國家就是海地。
1804年,在轟轟烈烈的拉美獨立戰爭中,海地率先建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這成為拉美歷史上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之一,也鼓舞了其他地方的鬥爭熱情,紛紛效仿。然而214年過去,這個國家成了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人口一千萬,人均GDP才740美元,可謂是窮得叮噹響。
其實,海地的發展條件應該是得天獨厚的。該國降水量豐富,水資源充足,適合發展農業。它三面臨海,有許多風景優美的地方,旅遊業資源豐富,同時蘊藏著鋁礦石、金、銀等珍貴礦藏。兩百年間,這個加勒比海上的小國周旋於列強之間,如魚得水,也沒有什麼外患。儘管如此,它還是沒有發展起來。
究其原因,就要從獨立後它的堅持作死開始說起了。建國之後,海地就陷入了無休無止的內亂中,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紛爭不斷,根本沒有靜下心來發展經濟。掌權者也大多是野心家,毫無經濟頭腦,好不容易在半個世紀後出了個能力出眾的總統熱弗拉爾,也被趕下了台,自此就繼續在內亂中消耗元氣。
到如今,海地是北美洲最貧窮的國家,依靠著外國援助才能勉強度日,幾年前的大地震又雪上加霜,讓海地人民日子更加難過。相比之下,它的鄰國多米尼加則是充分利用優美的環境,大力發展旅遊業,人民生活水平比起海地人,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弄到如此境地,也算是他們自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