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油王衝刺A股?金龍魚背後的故事令人震撼

2019-08-22     創業投資家

作者 | 月島主

來源 | 創業投資家

不為大部分人所知的是,金龍魚其實並不是國產品牌。

「正文」

近日,著名糧油品牌「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里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正式衝刺A股IPO。

一石激起千層浪,金龍魚作為我國家喻戶曉的食用油品牌,系列產品還涵蓋了大米、麵粉、掛麵、雜糧、豆乳、調味品、餐飲糧油等8大領域。

旗下眾多品牌在金龍魚的帶領下,都已成為每一個專業領域內公認的優質品牌,為消費者的健康餐桌提供了豐富的選擇,深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

在巔峰時期,金龍魚曾一度占據食用油市場的45%。2016年-2018年近三年營收額都超過了千億。

圖源:金龍魚官網

如此巨無霸衝刺A股,預示著創業板第一寶座將要易主,新的風暴必將掀起。

「金龍魚1:1:1」,這一句廣告語在電視熒幕上一播就是數十年,讓金龍魚成為人盡皆知的著名品牌。

但這一滴油背後所蘊含的故事,卻比想像中複雜得多。

圖源:金龍魚官網

01:金龍魚的今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變化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在食用油這一塊還是過去的老配方,國內糧油產業發展落後,當時常見的景象是家家戶戶拎著油瓶來到糧油店門口排起長龍,只為了買回一些散裝油過日子。

而這種散裝油大都為沒有品牌的「二級豆油」,油質暗黃渾濁,油煙濃重,且不易保存,容易變質。不方便加上不衛生,中國糧油產業的變革,刻不容緩。

機會擺在眼前,率先掀起變革的品牌,正是金龍魚。

1991年,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油橫空出世,開創從散裝油到小包裝油的先河。金龍魚小包裝油不僅包裝精鍊方便,而且還是非轉基因產品。同時解決了過去食用油包裝與衛生方面的兩大難題。

這款小包裝油一經推出,廣受消費者好評,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席捲了市場,金龍魚走進了家家戶戶的廚房,正式宣告崛起。

小包裝油的空前成功沒有讓金龍魚停下前進的步伐,金龍魚在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方面始終走在前列。

自小包裝油問世之後,金龍魚十年磨一劍,在2002年又獨創「脂肪酸比例合理的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推出了1:1:1脂肪酸調和油,該產品配方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十年之前金龍魚首倡安全衛生的食用油,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理念,十年之後又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全面引導以營養健康為核心的飲食潮流。

這一次革命性的創新助金龍魚再創輝煌,金龍魚1:1:1第二代食用調和油成為全球首個單品銷量破百億元的食用油品種。

在之後的發展中,金龍魚始終貫徹健康生活的理念,立志為打造世界最安全的餐桌食品。

2007年,益海嘉里宣布「透明工廠」項目正式開啟,在全國18家金龍魚工廠建立了營養健康體驗館,揭開了金龍魚生產車間神秘的面紗。

累計66萬人次消費者參觀了金龍魚的生產車間,從產品的生產源頭到產出,雄消費者親眼見證了每一滴油誕生的過程,金龍魚安全嚴密的生產過程讓他們讚嘆不已。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金龍魚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成為中國糧油行業的龍頭品牌,也讓益海嘉里成為中國最大的糧油加工企業之一。

目前,益海嘉里在中國境內 35 個城市設有企業110多家,在最大的貨運樞紐附近建立58個生產基地。

益海嘉里規模宏大的生產、銷售和物流網絡,覆蓋了中國多個省、市、自治區的2839個縣市,擁有近350個銷售處,1585個經銷商5000多家分銷商,超過100萬個終端保證供應。

此番衝刺A股躍龍門,金龍魚勢在必行。

圖源:Chnbrand

02:金龍魚的前世

然而不為大部分人所知的是,金龍魚其實並不是國產品牌,而是一家外資控股的企業。金龍魚的母公司益海嘉里是新加坡豐益國際在華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而這一家以糧油食品生產為主的跨國企業豐益國際來頭更加驚人,在2019年7月《財富》雜誌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中,豐益國際位列258位。其幕後的掌門人,正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說起郭鶴年的大名,在華人商界可謂如雷貫耳,他連續十三年蟬聯馬來首富,被譽為「酒店大王」和「亞洲糖王」,是財富和成功的代名詞。

圖源:百度百科

糖業:

1923年,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一個普通的華商家庭。他從小跟著父親在生意場闖蕩,展現出了過人的商業天賦,年僅25歲便成為了家族生意的領袖,也開啟了一段屬於他的傳奇。

上世紀六十年代,郭鶴年憑藉敏銳的嗅覺與果斷的魄力,投入全部資金,孤注一擲投身於煉糖業,開辦了馬來西亞第一所煉糖廠,並迅速構建起遍布全馬的銷售網,形成「一體化經營」體制。

僅僅用了兩年時間,郭鶴年便成為了馬來西亞的「糖王」。

這之後郭鶴年趁熱打鐵,加大投資力度,在馬來西亞大面積開墾種植園,種植甘蔗,從事蔗糖的種植和提煉,為馬來西亞實現糖業自給自足打下了堅實基礎。並且在國際市場上,郭鶴年也頻繁出手,在糖價上漲之前投巨資於白糖期貨貿易。

到了七十年代,郭鶴年的郭氏兄弟公司不但掌握了大馬糖業市場的80%,而且通過多邊貿易,每年控制的食糖總量達150萬噸左右,約占當時國際糖業市場的20%。年僅40齣頭的郭鶴年,又登上了 「亞洲糖王」的寶座。

在糖業成功掘金之後,郭鶴年的眼界與目光變得更加長遠。他的野心不止於糖業,

而是營建一個屬於郭氏的商業帝國。

圖源:百度百科

香格里拉:

從1962年開始,郭鶴年先後創辦了麵粉廠、食油公司、飼料加工廠、採石廠、玻璃廠和礦廠等多個企業,擁有拉曼錫礦近42%的股權,並成為馬來西亞第二大銀行土著銀行的董事。

他還在香港成立了萬通貿易公司,將食糖銷往中國和東南亞市場;在新加坡成立了LEO船務公司,之後又創辦太平洋船務公司。

其中最為亮眼的點睛之筆是在1971年,郭鶴年進軍酒店業,在新加坡建設了第一家豪華酒店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意為世外桃源,他們也確實做到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優質的服務,舒適的體驗,讓香格里拉酒店一鳴驚人。

此後郭鶴年將重心轉移到酒店業,在世界各地營建香格里拉酒店。時至今日,香格里拉已經成為了「高級、與眾不同」的象徵。

在全世界擁有超過95家酒店,四萬多間房的亞洲最大酒店集團。既「亞洲糖王」之後,郭鶴年又贏得了「酒店大王」的美譽。

圖源:Wind

金龍魚:

說完了這些題外話,我們再回歸到本文的主題,金龍魚。

郭鶴年與中國的緣分從血脈上就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作為華人企業家,郭鶴年多次參與國內項目的投資。

在上海,他參與了虹口區的重建以及閘北不夜城的部分重建;在杭州,他建了中國內地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

在北京,他興建了地標建築物——國際貿易中心。

多年來,郭鶴年在中國的投資已達百億規模之巨,是在中國投資規模最大的海外華商之一,對於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很大。

北京國貿建築群 圖源:網絡

前文也提到了八十年代中國的糧油產業的糟糕境況,而率先將目光投向於此的,又是郭鶴年。八十年代末,郭鶴年派出侄子郭孔豐代表郭氏旗下的嘉里集團與中糧集團全資子公司香港鵬利有限公司在香港合資成立了中國第一家油脂生產企業——南海油脂。金龍魚品牌正是出自於此。

通過一系列周密的股權安排,郭氏牢牢掌握了南海油脂的控制權。此後嘉里集團屢次追加投資,借道中糧,開啟了金龍魚在中國的傳奇之路。

03:金龍魚的未來

金龍魚此番衝刺A股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金龍魚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金龍魚的營收分別為1334.94億元、1507.66億元、1670.74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8.54億元、52.84億元、55.17億元。

圖源:投中網

金龍魚的營收與凈利潤遠超遠現創業板排名第一的溫氏股份,若金龍魚成功上市,創業板一哥或將易主。

早在2009年,豐益國際就計劃分拆中國業務奔向香港市場上市,但由於當時市場波動較大,實現目標IPO價格的前景減弱,遂作罷上市計劃。2017年豐益國際現在的掌控者郭孔豐再次提及中國業務重組上市計劃。

到今年,金龍魚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名稱由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變更為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同時,公司的部分董事、監事和經營範圍以及註冊資本也都發生了變更。

從2月27日報送到6月11日結束,金龍魚僅用4個月就完成IPO輔導,距離A股只差臨門一腳。可見對於此番上市計劃,金龍魚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至於上市的目的,益海嘉里營運長穆彥魁曾表示:「金龍魚在國內上市,能助其順理成章地變身成為一家地道的國內企業,徹底擺脫「外資」的限制。

另一方面,面對中糧等巨頭的競爭,糧油市場戰況激烈空前,金龍魚需藉助資本的力量鞏固其龍頭地位,在之後的比拼中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上市對於金龍魚來說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經之路,在品牌價值與產品質量具有大優勢情況下,再加上A股上市帶來的利好刺激,金龍魚究竟能否越過龍門,達到新的高度,我們拭目以待。


—END—

作者簡介:月島主,博古通今的財經達人,探索品牌背後的故事,解讀行業崛起的奧秘。

參考資料:

  • 投中網:《金龍魚「躍龍門」,千億油王衝擊創業板第一股!》
  • 新財富雜誌:《益海嘉里啟示錄:大馬首富郭鶴年如何壟斷中國食用油市場?》
  • 百度百科:郭鶴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4aQt2wBvvf6VcSZqC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