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拿一「破碗」去鑒寶,被觀眾嘲笑,專家在碗中倒入水後不笑了

2022-03-22     適應生活

原標題:小伙拿一「破碗」去鑒寶,被觀眾嘲笑,專家在碗中倒入水後不笑了

引言

文物是古代人留給我們的歷史縮影,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是歷史的沉澱,每一個文物的背後都有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追求不僅局限於吃得飽,現在更注重精神層面的享受。所以曾掀起一股收藏風,出現了一些古玩愛好者,現在的人們都能在電視上看見一些鑒寶節目。

其中就有個男子就曾拿著一隻破舊的碗去進行鑒寶,人們都想看看廬山真面目,當現場觀眾看到是一隻破碗時,都對其發出了嘲笑聲,認為這個男子是鬧著玩兒的,人們都在懷疑這個碗還需要做鑑定?此時的專家卻十分的淡定,在這隻碗里倒入清水後,大家都不笑了,場面一下子就安靜了起來,這隻碗究竟是什麼來頭呢?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自然是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存在,但是因為戰亂以及盜墓賊等原因,好多文物都已經不知去向,而現在有一些商家瞄到了商機,做出了許多的贗品流入市場讓古董市場真假難辨,使真正能夠淘到好東西成為了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這名男子也是一名古玩業餘愛好者,其實在很多年前他就有看到過這隻「破碗」出現在古玩市場,可是當時標出的價格十分昂貴,所以男子當時沒有買下來,過了幾年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又看見了一隻「破碗」,仔細一看這隻破碗和之前的那隻一模一樣,於是不想再錯過一次機會就將其買了下來,這一次他把這隻碗帶到鑒寶節目就是請專家給鑑別真偽以及估個價,究竟值多少錢。

男子剛開始拿出碗的時候,被觀眾們嘲笑,因為在場的觀眾憑直覺認為這個男子可能被騙了,拿了個假貨,就算鑑定出來是真的,因為外觀也值不了多少錢,就在觀眾激烈討論的時候,台上的專家開始仔細端詳這個別人眼中的「破碗」,鑒寶無數的專家一下子就找到了切入點,在這隻破碗中倒入了清水,結果發現了令人驚艷的一幕,只見這隻破碗底部模糊不清的圖案慢慢變得清晰了,最後成了一片水靈靈的葉子,這一點就和我們平常人家的碗不一樣。

男子看見這樣一個場景心裡也無比的激動,鑑別完後專家恭喜男子拿到了一個貨真價實的文物,非常的具有收藏價值,不能夠隨便對待,要好好保護起來,男子心裡也特別的開心,總算是沒有花冤枉錢,而那些觀眾也不笑了。表面上是一隻「破碗」,但碗底的樹葉遇見水之後馬上變得鮮活起來,將這隻碗的價值一下子體現了出來,這就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也著實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千萬不能夠以貌取人,眼睛所能看見的只是表面,真正能夠看清楚一個人還是要看內在。

而據《論語》裡面記載,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都有看人看錯的時候,那是他的一位弟子叫子羽,因為這個弟子外表確實不盡人意,長得十分醜陋,孔子就認為他資質淺薄,平時也沒怎麼注意他,覺得肯定不會有好的發展,後來孔子周遊列國,一直跟在他身後的卻是這個弟子,而且後來子羽還擔任了大夫,孔子這時才知道自己錯了不應該以貌取人。

結語

古人的這種思想在現在依然能夠用在實踐中,當我們去辨別一個人的好壞品性的時候,確實不能只看外貌,要多注意別人的內在,要經過長期的觀察和了解,就像這隻「破碗」,不經過專家的仔細鑑定,誰又能知它的真實身份呢?而對於我們自己,也要多像別人展現真實的自我,要做到言行一致,才能有更加長遠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49821917c07daa6a49a39a3beed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