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學家劉明偵:拒國外千萬年薪報效祖國,助中國突破新能源瓶頸

2024-01-20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女科學家劉明偵:拒國外千萬年薪報效祖國,助中國突破新能源瓶頸

中國90後最年輕的科學家,24歲博士順利畢業,25歲就已經成為大學的教授,但是卻放棄國外的千萬年薪的待遇,選擇回到祖國發展事業,幫助中國突破新能源瓶頸,如此一位把祖國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女科學家,到底是誰呢?

她就是今天要講的劉明偵,一位致力於國家能源開發的科學家,因為她的加入,中國能源的發展又邁進了一大步,在為祖國貢獻自己力量的同時,劉明偵也獲得了眾多人的尊重。那麼她到底為何選擇回到祖國發展呢?回來祖國後又做出了什麼值得令人驕傲的事情?今天將為大家帶來她的故事。

劉明偵出生於美麗的重慶,是大多數90後中的一員,都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作為地道重慶人的劉明偵,年紀輕輕便成為了家鄉的名人,同時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把中國能源推向了一個新的台階。

劉明偵從上小學開始,成績一直都很優異,而且她的父母都很開明,一直在激勵著她的成長,在這樣輕鬆氛圍下長大的劉明偵,骨子裡就隱藏著自信,學業上的成就也讓她渴望見識更大的世界。度過了充滿美好回憶的小學和初中,上高中的劉明偵,心中的信念就更加堅定,她想去國外看看世界,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於是在18歲那年,她順利考上了英國的布里斯託大學,這也成為了她人生的轉折點。

上了大學後的劉明偵,一直沒有忘記中國,無論如何,一定要學成歸來,報效祖國。大家都知道,大學並不像中學那樣,每天都有老師監督學習,大學的學習全靠自覺和毅力,劉明偵每天都在鞭策自己,努力學習。但是求學之路並不易,劉明偵剛到國外的時候,就像張白紙一樣,什麼都不懂,她獨自熬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光,經過無數個日夜的摸索,才迎來了最後的勝利。一個女子能夠做到如此,實在是令人佩服。

劉明偵大學時候選擇的是電子工程專業,在剛到英國的時候,由於自己並沒有接觸過什麼實質性的實驗,在第一次上課就出醜了,看到周圍的同學很自然地開始老師交代的功課時,她甚至連機器的開關在哪都不知道。從那一刻開始,劉明偵便下定決心一定要追趕上同學們,她把課堂的錄音聽了一遍又一遍,只為把每個知識點都弄懂,在之後的學習中,更是刻苦用心,不懂就問,不懂就查,劍橋圖書館裡總是能看到她的身影。

劉明偵在英國的時候是一刻都不敢放鬆自己的,大學四年的時間裡,她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學習上,作為後來者居上的留學生,她的成績一直都是學校里的佼佼者,不愧是天才少女。

對於理科非常感興趣的劉明偵,在21歲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全系的第一,不但給自己爭了光,還給中國人爭了光,畢竟在國外的學校,一個人就有可能代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形象。

大學畢業後的劉明偵,又以傲人的成績順利進入英國劍橋大學,成為劍橋大學裡的一名光電方面的碩士研究生,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已經是十分厲害了,但是她並沒有驕傲,在不斷地努力下,她23歲就發表了專業論文。劉明偵一鼓作氣,想學習到更多知識的她,開始攻讀博士學位。她在劍橋花了兩年不到的時間,就拿到了牛津大學的博士生名額,這對於獨自在異鄉求學的劉明偵來說,是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而且成為博士生的她,僅僅是20齣頭的小姑娘。

當時的英國,在科技和工業領域都有著十分大的名氣,劉明偵也希望自己在國外的學習,可以為祖國解決能源領域的短板,畢竟在國內的發電技術還沒有很成熟,發電資源浪費情況十分嚴重。看到這個問題的劉明偵,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在國外學習的她不斷研究太陽能發電技術,並且憑藉自己的研究成果,將發電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讓國外專家刮目相看,原來這個來自中國的小女生,竟然有如此大的潛力。

很快,24歲的劉明偵博士畢業,在她畢業的時候,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都有很多著名的科研機構向她拋出了橄欖枝,有些機構為了留下她,還不惜開出年薪千萬的待遇,令人十分震驚,如此優秀的人才,全世界都在渴求。但是劉明偵並沒有被國外的優越條件所迷惑,她還是堅持自己曾經定下的目標,學成後一定要回到祖國的懷抱,回饋國家的養育之恩,於是她拒絕了所有的向她拋出橄欖枝的機構,毅然決然回到了祖國。

劉明偵的選擇是正確的,而且她和很多前輩一樣,她對於祖國的愛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當她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回歸祖國的時候,那一刻的劉明偵就是中國的英雄。

劉明偵回國後,自然也成為了國人的焦點,畢竟如此一位優秀的人才,正是國家所缺少的。由於劉明偵有國外留學的經驗,很多中國的高校也紛紛向她招手,期望她成為其中的一員,裡面不乏清華大學等名校。可劉明偵並沒有選擇它們,而是選擇了距離家鄉重慶很近的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因為那裡有國內頂尖的電子器件引用研究單位,這與她所學的專業十分吻合,也能夠幫助她將自己的學業成果發揮出來。說起劉明偵的專業,她在國外留學期間,選擇研究電氣工程和光能領域,為的就是在未來幫助中國合理使用可再生資源,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劉明偵的目標性是很強的,而且對於自己選擇有著明確的方向。

很快,劉明偵便成為了四川電子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那時候的她僅僅只有25歲,相對於很多人來說,大學剛畢業兩三年,可她就已經站在了學業的頂峰。憑藉自己的實力,28歲的劉明偵成為了該校能源學院的副院長。劉明偵的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18歲出國深造,24歲學成歸來,28歲成為最年輕的副院長,所有美好的代名詞用在她身上都不夠,可見她有多麼的優秀。

為什麼說劉明偵幫中國突破了能源的瓶頸呢?我們知道21世紀各個國家都提出了能源戰略,中國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對於能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中國有超過50%的煤炭資源是非常難采的,優質的煤炭資源已經開發得七七八八,如果再不尋求新的出路,很快便面臨能源短缺的問題,這不僅會阻礙社會的發展,更嚴重的會讓中國滯後於其他國家。

面對種種困難險阻,劉明偵結合自己在英國所學的專業知識,於是就想用太陽能來代替煤炭發電,這不僅可以起到節能的作用,又可以減輕煤炭對於環境的污染。劉明偵的想法很完美,但是要怎麼實現它,卻是一個難題。

有了自己的想法後,劉明偵發現,相對於成本極高的矽基材料太陽能電池來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成本要低很多,並且可以很好的轉煥太陽能,但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只是停留在理論上,並沒有在現實中使用過。但對於有著超高行動力的劉明偵來說,既然發現了這種方法,便要不顧一切去實現它,接下來的時間,劉明偵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實驗室中,不斷和團隊討論,研究。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23歲的劉明偵在世界科學雜誌《自然》刊上,發表了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論文,能夠在這本科學頂尖雜誌上發表論文,可見劉明偵當時的研究成果有多轟動。畢竟在這一領域上,世界上多個國家雖然一直在研究,但是並沒有取得突破性的發展,而作為中國90後的劉明偵,卻能夠發現其中的奧秘,搶先一步研究出來了,給中國在世界上掙足了面子。劉明偵的研究成果不僅對於世界在電力方面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這一項成果對於中國來說,可以大規模提升太陽能的使用率,解決中國能源緊缺的問題,這也是劉明偵選擇回國的原因。

對於劉明偵的成就,不僅僅是她的運氣,更是實力,世界上並沒有什麼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當初劉明偵沒有堅持下來,又或者她抵抗不住國外的誘惑,又怎麼會成為現在的巾幗英雄呢?

如今的劉明偵,已經是不折不扣的世界頂尖科學家了,作為一名有志之士,她提高了中國能源領域的科技水平。我們也需要更多像她這樣的人才,為祖國效力,不斷壯大祖國的發展。

因此,希望大家在實現夢想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只有堅持心中的信念,才能在乘風破浪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的價值,你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對自己對國家最好的回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3a1a68a18e67347cc2aedd292b8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