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根據紅星新聞報道,有網際網路研究機構披露稱,網際網路巨頭微軟可能不再允許俄羅斯企業續訂其產品與服務,恐將徹底停止俄羅斯業務。
據悉,微軟將在9月30日停止向俄羅斯Windows作業系統提供服務,這意味著俄羅斯將在9月30日之後完全失去微軟產品的支持。這事兒對中國以及全球很多國家來說,警示意義都很大。
俄羅斯作業系統被禁,它更多說明,有些我們一直在擔心的問題,它真的有可能發生,科技無國界的觀點已經立不住腳,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對俄羅斯的影響有多大?
微軟是全球網際網路的霸主,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網際網路的作業系統、辦公軟體大多都使用微軟產品。
微軟的這些桌面作業系統、辦公產品、工業軟體與服務等,是幾十年、幾十億用戶不斷疊代,推進研發,並依賴用戶的反覆使用和反饋,挑剔它的各種毛病,而讓微軟去做各種 bug的修復,才打磨出來今天這樣全球化的產品體驗與應用生態。
因此,儘管俄羅斯有能力開發自己的作業系統和軟體,但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在各種操作系的產品服務以及能力層面要達到微軟的高度基本不可能。
微軟在俄羅斯境內被廣泛使用,如今被禁用,從更長的時間來看,這比制裁晶片、飛機可能還要更進一步。
現在可是網際網路時代,俄羅斯被微軟禁用,將會導致金融、醫用、軍事、工業等各個領域,面臨無作業系統平台以及專業軟體使用的困境。
沒了作業系統,信息怎麼傳輸?數據怎麼存儲,數字經濟時代,需要資料庫來存儲、管理大數據,資料庫是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基礎軟體系統之一。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金融系統的業務怎麼正常推進?一些依賴作業系統的大型醫療設備的操作如何正常開展?
尤其是各種辦公軟體與工業軟體是應用於各行各領域的,退出不僅會對俄羅斯國內的金融行業、製造業、教育部門和醫療服務等造成巨大衝擊,更嚴重來說,可能還會導致俄羅斯在科技領域與其他國家脫節。
可以說,在當下,微軟掐斷任何一個國家的作業系統服務,都將對該國很多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
國產作業系統走到哪一步了?
這事對我們是一個重要的提醒,尤其是政企事業機關、重要的企業,尤其新能源汽車,我們需要搞自己的作業系統,不能把這種底層的基礎設施完全寄托在別人的身上。
長期以來,我國高科技行業一直面臨「缺芯少魂」的困局,這裡的「魂」正是作業系統。
在國內的PC作業系統市場格局來看,基本上是被蘋果的MacOS+windows壟斷的,目前在國內桌面作業系統,Windows的市場份額高達90%。
事實上,國產作業系統這些年也一直在低調發展,試圖打破作業系統受制於人的局面。
從當前國產桌面作業系統的現狀來看,都是基於Linux開源,當前的主流的作業系統包括有中科方德、優麒麟、銀河麒麟、COS作業系統,中興新支點、統信UOS、深度Linux、一銘Linux、思普、普華、華為歐拉OpenEuler、華為鴻蒙等十餘款作業系統。它們大多是基於 Linux 的二次開發。
有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Linux桌面作業系統出貨量首次超過5%,中國主要Linux作業系統公司的研發人員規模,已經超過Ubuntu、SUSE,位居全球前三。近期有數據顯示,國產桌面作業系統市場份額已經突破了8%。
國產桌面作業系統已經有十多家,圍繞用戶使用習慣、高效辦公、企業安全、生態拓展、行業創新等方面有了一定的進展,也已經擴展到了金融、電力、電信、石油、交通、教育等眾多行業。
從基礎的辦公的局限性來看,沒有MacOS那樣統一、穩定的商店,也沒有Windows那種靈活、易用的軟體底層架構。在易用性與軟體的穩定性上不如Windows,生態成熟度差距也是肉眼可見。
國內作業系統的問題還在於開源漏洞的隱患,國內桌面作業系統都是基於linux開源作業系統,有業內人士指出,前幾年,阿里發現的的開源漏洞,開源好多年了沒人管。
國產作業系統的問題是,部分玩家基於開源Linux的作業系統已經小有成就了,但自己水平還有限,沒有吃透開源原始碼,把開源的當成可信的。但實際上,一些開源系統未公開的漏洞可能一直在被利用,我們以為的自主安全可能並不安全。
有業內人士指出,因為基於linux開源,其實不是從輪子開始造,嚴格來說,如果把開源比作一座大廈,基於linux開源的作業系統本質做的是裝修了一遍大廈,就說是自己的。大廈的後門,下水管道,通風通道,我們一無所知。這才是我們所謂自主作業系統的問題。把開源當自主,水平又不高。
當然,這種說法也存在爭議,我們但也不乏認真做事的公司,從底層邏輯重新編寫代碼的也有,但尚未完善。部分國產作業系統目前正在處於從能用到好用的過度階段,介面簡潔美觀、系統也很穩定了。
但Windows生態的構建短時間內國產作業系統還難以超越,這是一個艱巨的工作,目前的難題不僅在於軟體生態,更在在於系統底層的完全安全以及工業級軟體的突破。如果我們遇到了俄羅斯的情況,當下還沒有國產作業系統已經具備了接管龐大的國內市場的能力。
作業系統、國產基礎軟體的自主掌控權,警鐘已經敲響
這源於我們的基礎學科與底層基礎能力的差距。如前所述,開源的問題帶來的安全漏洞問題是我們需要重視的一個方面。而底層基礎能力,不僅僅在於作業系統,也在於作業系統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工業級基礎軟體。
微軟過去的壯大過程,其實是長期與軟硬體開發者長期磨合、合作推進生態的結果。在軟體上,微軟在專業級應用軟體及遊戲方面推出不同層次的產品來與Adobe、SAP、Oracle、SAS競爭, 如Dynamic、SQL Server、Skype等。
它在眾多行業強化了專業軟體市場的話語權之後,其作業系統也覆蓋了更多專業級、垂直化的行業領域,讓更多的行業領域、工業領域都離不開微軟的基礎軟體。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華為做出了自己的管理系統metaERP軟體,給整個行業帶來了震動。
我們過去以為,微軟作業系統退出,市場空白就會瞬間被國產作業系統填補了。但問題可能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輕鬆,因為Windows作業系統不僅僅用於個人辦公,也涉及很多垂直行業領域。
我們國產操作系列雖然在基本的辦公應用上,已經處於能用的階段,但很多專業的軟體,軟體開發工具,資料庫,伺服器上高性能服務軟體,甚至專業的圖形影音編輯工具,大型醫療專業軟體、工業設計軟體等,是國內基礎軟體行業的長期以來的短板,大而不強的問題很嚴峻。
如前所述,俄羅斯被微軟禁用,將會導致從上到下各個行業都會出現一個暫時性的軟體平台癱瘓的問題,在涉及很多行業的業務辦理也將陷入困境。
比如公共事業單位、金融系統的業務辦理,帳目往來交易,過去都是依賴微軟作業系統,醫療系統很多大型器械的檢查設備都是依賴Windows作業系統,這可能俄羅斯醫療、金融、軍工等眾多工業領域的服務與業務辦理陷入困境。
這提醒我們,我們是否有Plan B,能夠完全替代?我們不僅僅要布局作業系統平台,與之相關的專業基礎軟體的問題,依然要更早的布局,如果類似的事情發生,涉及到一些垂直領域、依賴基礎軟體操作的問題,依然會陷入麻煩,短時間內無法支撐同等的服務與能力。
科技無國界的理論在今時今日已經走不通,俄羅斯作業系統被禁,給國產作業系統敲響警鐘,大型科技企業如果為政治服務,導致的影響會非常大。
涉及到開源作業系統的自主掌控以及基礎軟體的主導權問題,我們這幾年已經在布局了,目前還在持續探索補短板,目前需要更早的把Plan B做深做透,要有更大的危機感來為極端情況做準備,這或是微軟禁用俄羅斯帶給我們的啟示與警鐘。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作者微信公眾號:智能新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