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杜絕「鬼秤」欺詐行為

2024-09-13     山西新聞網

缺斤短兩事關誠信,危害之烈不容小覷。實重500克、稱重600克,毫不奇怪。日前,省市場監管局通報了2024年「四季守護鐵拳出擊」專項行動(第六批)暨「鬼秤」等計量作弊典型案例,再次敲響了警鐘。

「鬼秤」,一種被無良商家做過手腳、稱重顯示大於商品實際重量且可以隨意調節的電子秤。俗話說,秤砣雖小壓千斤。要持續深入推進電子秤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查處缺斤短兩、計量作弊或蓄意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等違法行為,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確保放心消費。

近年來,不法商家使用「鬼秤」作弊欺詐、缺斤短兩現象並不鮮見。在全國各地曝光的「鬼秤」都出自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生活場景:街邊「自由市場」、農貿市場、水產品市場,以及一些店鋪。「鬼秤」之所以屢禁不絕,原因在於手段隱秘、金額較小、隨機性大,加之監管力量有限,即便查到也很難確定其違法所得金額,處罰力度有限;消費者即使發現了「鬼秤」,出於種種顧忌不願「大動干戈」,「大事化小」的「寬容」,助長了「鬼秤」的滋生。

消費者對「鬼秤」多少抱有一種無奈的心理。對於個人來說,也許損失不大,但對於整個市場環境凈化而言,帶來的卻是惡性循環。面對科技含量高、越來越智能化的「鬼秤」,需要凝聚各方合力,全面、精準、嚴密治理,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要堅持精準發力,下好普法宣傳「先手棋」,提高消費者維權意願和維權能力,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機制,鼓勵消費者積極舉報作弊行為,提醒廣大群眾擦亮眼睛,一旦發現缺斤少兩行為,要及時向監管部門舉報,對「鬼秤」做到分毫必爭、錙銖必較。在推動商家自律的同時,督促集貿市場、商場超市配備公平秤,開展誠信計量監督,對商家提高誠信經營意識、遵守商業道德和相關法律法規形成震懾,共同維護市場公平誠信。

追蹤溯源,深入整治。從源頭杜絕「鬼秤」等消費欺詐行為的發生,需要市場監管發力、更大作為。相關部門要強化技術支撐、提高監管水平、創新監管方式,持之以恆地開展檢查校準和信用懲戒,進一步增強預防和查處電子計價秤作弊的技術能力和手段,探索電子計價秤智慧監管新模式,守護好公平放心消費的「第一道防線」。

缺斤短兩,生意是做不長的。以此牟利,是可忍,孰不可忍。要著眼於常態長效,加大對轄區在用計量器具監管力度,堅持對「鬼秤」露頭就打、重拳出擊,及時公開曝光並嚴肅處理一批因使用「鬼秤」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典型案例。只有加大對弄虛作假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提高違法成本,倒逼不良商家遵守誠信經營的商業倫理,形成對不法商家的強大威懾,才能讓「鬼秤」無處遁形。

秤准量足不僅關乎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影響市場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深入開展「缺斤短兩」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鬼秤」作弊行為,積極營造「誠實守信、誠信計量」的良好氛圍,才能營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讓群眾消費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消費動力。

李昱

(責編:劉洋、李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27a83d69999205876debc8898cab8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