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鐵達尼號就被發現,為何一直不打撈?科學家:誰敢動它?

2022-03-10     安慶大同

原標題:35年前鐵達尼號就被發現,為何一直不打撈?科學家:誰敢動它?

《鐵達尼號》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電影,觀眾們在影院時,總是忍不住為它淚流滿面。它所展現的不僅僅是露絲和傑克生死不渝的愛情,還有人生最後三小時里,人性的光輝與生命的讚歌。而這部經久不衰的電影的原型,就是1912年沉沒的英國遊輪鐵達尼號。

鐵達尼號又譯作鐵達尼號,它是英國白星航運公司的一艘奧林匹克級遊輪,也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它在建造出來後便引起了轟動,人們給予了它「永不沉沒」 的美譽。然而泰坦尼克在經歷處女航時,便不幸觸冰沉沒。

當時是1912年的4月14日,載有2224名乘客的鐵達尼號行駛在大西洋上,夜裡23點40分左右,船體與海面的冰山相撞,導致右舷至船中部破裂,五間水密艙進水。船上的船員們進行了緊急修復,然而無濟於事,船體還是在緩慢地下沉。

在大西洋上,離鐵達尼號最近的船隻是卡帕西亞號,它在接到求救電報後火速出發馳援,然而最快也要4小時之後才能到達。最終在3個小時之後,這艘巨型遊輪沉入了水面,也帶走船上了1517名乘客和船員的生命。

這艘巨大的遠洋遊輪,從此攜帶著它短暫又耀眼的一生沉入了大西洋3800米深的海底,而1500餘名乘客則是它的陪葬品。

多年來,雖然泰坦尼克已經沉沒,但對於它的研究並未停止。之前是由於技術水平的限制,無法讓潛水員潛入3000多米深的海底,到了1985年,才發現了鐵達尼號的整艘船身。而當時船體已經極度鏽蝕,即使有相應的打撈技術,也沒辦法整個撈起船體。

專家表示,想要撈起整艘船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很有可能會在打撈過程中散架,這無疑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所以人們只能任由這艘傳奇巨輪靜靜躺在海底,動也不能動一下。

此後,對於鐵達尼號的打撈只能分批進行,一些遺物漸漸現世,但船體整個是什麼樣的情況,還是一個未解的謎。直至2019年,首批由深海探險家組成的國際團隊五次潛入大西洋海底3800米深處,開始對鐵達尼號沉船殘骸進行調查。

當時距離沉船事件已經過去了100多年,探險隊發現,雖然沉船的部分殘骸狀態良好,但也有一部分已經在海水的沖刷中消失不見。洋流、鹽蝕和細菌都是讓船慢慢腐朽的推手。《衛報》對此進行了報道,稱探險隊預測,2030年,這艘世紀巨輪就會完全消失在海底。

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的羅伯特·布萊斯表示,沉船是唯一可以見證鐵達尼號災難的證人,因為所有的倖存者都已經逝世,包括最小的、當時只有九周大的伊麗莎·迪恩。所以打撈已經不是必要的工作了,比起有可能將其破壞的打撈工作,最重要的是記錄下目前殘骸的狀況。

探險隊的潛水過程已經被拍成了紀錄片,將於不久後上映,到時候觀眾們就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泰坦尼克這艘世紀巨輪,是如何在海底靜靜消亡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226e181e375d8600c856ce996297d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