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歲考哈佛,8歲寫了四本書,以為是個天才,卻進了精神病院

2023-06-15     史密記

原標題:他七歲考哈佛,8歲寫了四本書,以為是個天才,卻進了精神病院

引言

每個時代都會出現幾位舉世矚目的天才,而這些天才往往都有著坎坷的人生。天才們因為過人的天賦,總是受到別人的關注和羨慕,然而這些關注也意味著更多的壓力,很多天才實際上都是非常孤獨的。他們雖然與眾不同,但因為這份與眾不同,天才往往也無法完全融入人群中。

而上帝向來也是公平的,他給予天才們過人天賦的同時,也會附贈一些小小的「麻煩」。比如帶領人類探索無窮宇宙的霍金,因為小兒麻痹症,大半生都被困在輪椅上,連直立行走都無法做到。抽象派代表畫家畢卡索擁有驚人的繪畫天賦,但他小時候卻有厭學的表現,是別人眼中的「痴呆兒童」。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天才同樣有著坎坷的人生,他自小便有超高的智商,七歲的時候居然考上了哈佛大學,八歲便學會了八種語言。這樣一個神童,長大之後本來應當擁有一帆風順的人生,但後面他居然被自己的家人送進了精神病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神童名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他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猶太人的聰明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再加上他的父母都是博士,所以大家都覺得威廉長大之後肯定也會有了不起的成就。

可即便是有了心理準備,威廉的表現還是讓大家震驚了。他在六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說一些簡單的單詞了。到了八歲的時候,威廉就懂得了許多天文知識,還能一本正經給別人解釋,月亮是地球的衛星。

父親鮑里斯為兒子的表現感到興奮,正好當時他正在進行一些幼教理論的時間,兒子就成為了他的試驗品。他在威廉身上進行刺激實驗,其中有些行為比較極端,比如用銅鑼在兒子耳邊敲響,或者是當著他的面解剖一隻小白兔。

這些行為確實刺激到了威廉,他開始自我學習。比如他會在銅鑼敲響的時候,捂住自己的耳朵,並且對解剖學也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可通過這種刺激的方式進行學習之後,威廉的行為也伴隨著嚴重的強迫症。比如他有時候會雙腳亂蹬,或者是用手用力擊打桌面。鮑里斯十分關注兒子的表現,一直都想弄清楚兒子為什麼會這樣,但一直都沒能通過實驗來找到答案。

伴隨著父親的各種實驗,威廉逐漸長大了,他兩歲的時候自學拉丁文,三歲學會了希臘文,並且讀完了許多本晦澀的世界名著。他在六歲的時候自學解剖學和邏輯學,並且已經開始自己寫書了。七歲的時候,他去參加了哈佛大學的入學測試,高分通過,這也就意味著,他已經完全有資格入學學習。

不過考慮到他的年齡實在太小,父母沒有送他去學校,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威廉依舊在用自己的表現刷新人們的認知。八歲的時候他完成了四本著作,這幾本書的學術價值都得到了證實,因為它們都被哈佛大學收錄了。他不止學會了八個國家的語言,甚至還自創了一種語言,他將其稱為Vendergood。

九歲的時候他再次通過哈佛的入學測試,這次父母依舊沒有同意讓他入學,不過哈佛決定請他去上課。於是哈佛講堂便出現了一個九歲的講師,主要負責給學生們講解四維空間,來聽課的教授們對他都讚不絕口,並且篤定他將來肯定能成為偉大的數學家,或者其他領域的核心人物。

十一歲的時候他進入哈佛大學學習,但之後威廉的表現卻沒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樣。他的成績依舊很好,拿到了多個學位,之後還成為了哈佛的教授。可他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卻決定辭職,並且放棄了對數學的研究。

父親覺得他是精神出現了問題,威脅他繼續學習,不然就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了。威廉拒絕了,之後就被關進精神病院待了兩年。出院後他獨自生活,不再繼續學術研究,也沒有再做出什麼成就。可他自己卻很享受這樣的生活,這讓他感到非常輕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1f311f7a9b792a64b657aa43d4e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