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
她是一絲不苟的科研人,
專注於金屬-有機框架與籠狀結構領域,
獲上海交大優異學士學位論文(top 1%)
她是致遠榮譽學士學位獲得者、
優秀學生幹部、上海市優秀畢業生,
作為學生代表在校畢業典禮上發言
......
她就是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化學方向
2019屆畢業生 鄭凡帆
讓我們一起走近她的逐夢之旅
鄭凡帆 ,致遠學院化學方向2019屆本科畢業生,即將前往劍橋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學位。她是致遠傑出學生獎學金、致遠榮譽學士學位獲得者,曾獲得致遠榮譽獎學金、含英咀華獎學金、凱原勵志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等榮譽。曾擔任學院學生會副主席,組織大型活動十餘次,並參與了多項志願活動。
在交大,讓心中所愛蓬勃生長
我是個愛美的女生,知識是我最好的妝容。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化學是是危險、辛苦,少有回報的,但在鄭凡帆眼中,化學是一門能讓世界更加絢麗多彩的科學,是富有創造性的美。從高中基礎實驗中發現如鑽石一樣閃亮的晶體開始,她就沉迷於化學獨特的美。科學,是一種藝術;化學,能夠滿足她所有的好奇與渴望。
在交大,在自習教室里,經常可以看到她和同學們討論的身影。從課堂大作業,到前沿領域新發現,到自身課題的進展與困難,他們的話題無所不包,偶爾閃現的靈光讓他們都興奮不已。學習的過程可以帶來滿足與成就,這些知識更是深埋於潛意識之中,化為了她自身的素養與內涵。大學四年,她一直有條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計劃前進。每天十點半和媽媽說完晚安,她又繼續投入了忙碌的學習,雖是艱苦,卻從不放棄這樣的腳步。這樣努力的付出讓她的排名一直穩居班級前列,到最後一個學期已是班級第二名。
鄭凡帆在實驗室
出於對有序框架結構的好奇,大一時鄭凡帆便加入了崔勇老師的課題組,進行金屬-有機框架方面的研究,研究期間她經歷了無數的挫折與偶爾的驚喜。為了得到組裝結構的最優條件,她可以進行幾百次的嘗試,實驗記錄寫滿了一本又一本。為了一條實驗路線的探索,她經常深夜才踏出實驗室的大門。有時她也很迷茫無助,科研工作總是充滿了各種停滯與倒退,但一想起自己的初心,一想起成功後的滿足與幸福,她便再無動搖。她仍然記得,第一次師兄發消息和她說「你的晶體長出來了」,她高興得一下子從床上蹦了起來。
目前,鄭凡帆參與的兩個項目已經完成最後的文書工作,正分別往Angew、ChemComm投稿中。憑藉著出色的科研成果,她大三時在學校的資助下,前往劍橋大學進行學習並開展獨立研究,得到了教授的認可與鼓勵。與教授的每月面談、小組會、組會讓她越來越更有自信去表達想法;與課題組組員的交流讓她感受到了研究者們的熱愛與純粹的追求。提起未來,她堅定地說:「我希望能用化學來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提升全人類的生活幸福感。」
在交大,享受有趣而絢爛的生活
年輕就要多嘗試,每一次結果上的失敗都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對於鄭凡帆來說,學習是一項終身的事業和追求,生活更在嘗試中展現精彩。她勇敢地進行了主席團的競選,站在台上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演講,並在成功後組織策劃了迎新、畢業舞會、年終晚會、暑期實踐等等活動;她參與了全國拔尖計劃交流會,面對全國高校的學生代表闡述自己對拔尖計劃的感受與理解;她多次作為學院的志願者,參與科學營、畢業典禮、招生面試等等的準備工作;她通過了重重考核,最終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在收穫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戰友的同時,加深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陽光領袖獎學金的獲得與優秀學生幹部的稱號則是對她這些工作極大的肯定。
主持學院畢業典禮
參加素質拓展活動
井岡山紅色實踐
科研路上嚴謹認真,生活中她卻浪漫感性,是一個溫柔細膩的「90後」。提起在交大的日子,她牢記著每一份小美好:春天到了,和室友們在交大的植物園裡逛上一圈,到微風吹拂的西湖邊上走一走;突然下起雪的交大格外美麗,她舉著手機拍下驚喜的瞬間;陽光燦爛時,坐在思源湖邊喝一杯咖啡;活動前的雨夜,連傘都顧不得打衝出去搬物資的小夥伴;自己遇到困惑時熱情的學長學姐和親切溫暖的老師們......一點一滴深深紮根在她心底,成為最美的回憶。
2019屆本科畢業生典禮上,
鄭凡帆作為畢業生代表分享求學感悟。
在交大,我遇到了許多有趣的夥伴。有人著迷於研究更耐用的電池,有人喜歡探索更有效的有機合成方法,也有人沉迷於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納米尺度上的微觀結構。畢業後,我將在劍橋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探索超分子組裝領域。與此同時,我的同學們也即將奔赴世界各地汲取知識,追求自己的夢想。我的學長學姐們也正在世界各地參與各項化學前沿研究,為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一直努力著。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正年輕,需要有把夢想開成花的勇氣;於我而言,化學就是我的夢想,實驗室就是我的戰場。
同學們,畢業快樂,期待下一次再見;老師們,後會有期,我們永遠愛你們;交大,我們的母校,今日的分別是下一次相遇的開始,等我回來。
用汗水與熱愛,
書寫有趣而絢爛的青春!
在交大,
從稚嫩走向獨立成熟,
從交大出發,
夢想再起航!
來源:上海交大致遠學院
值班編輯:薛冰倩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