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自我推銷的故事,個個有絕招,手法不亞於諸葛亮

2020-02-04     七月湘北


一:伊尹的故事

伊尹原本是商湯妻子陪嫁的奴隸。他很多些本事,但是地位低賤,實在沒有別的事可干,只好要求他去廚房做飯。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思路,無非是干一行愛一行,把飯菜做好就可以飛黃騰達了。但是伊尹不是這樣想的。

伊尹想見商湯,但苦於沒有門路。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飯菜做得十分美味,但第二天又出奇的難吃,反反覆復,不是鹽多了,就是鹽少了,或者有一天又做得相當可口。這時候商湯感到鬱悶,就把伊尹叫來問話。

如果是一般的君王,伊尹早就殺了。但是商湯不這樣,他很仁義,而且伊尹也知道商湯的脾氣。所以他終於等來了和商湯的見面的機會。他從做飯之道,說到為人,治國之道,慢慢商湯發現,伊尹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很快被提拔為相,與商湯一起共創大業。

這就是伊尹的故事,這說明要推銷自己,有時候要另闢蹊徑,找到和領導交流的最好機會。慢慢讓領導知道我們的真才實學和一技之長,這樣領導就會慧眼識英雄。所以,適當的與領導接近,確實是很好的晉升之道。

二:毛遂自薦

這個故事大家早就耳熟能詳了。在這裡提一下,溫故而知新。記得戰國的時候,秦國打趙國,圍住了邯鄲。在這個趙王想向楚國搬救兵,就派平原君去。平原君挑選了很多隨同人員。很多人不符合條件就沒有選上。這個時候,毛遂出場了,他主動自我推薦,要求一起去。

開始的時候平原君很不肖的對毛遂說,你都來我這裡三年了,都沒有顯露出任何才能和表現。還是免了吧。結果毛遂說,我缺的就是機會,如果早有這樣的機會,我早就脫穎而出了。

好吧,沒辦法,毛遂說的如此有理,平原君無言以為,只要同意一同前往。結果後來表現得太出色了。簡直有點玩命。與楚國談判到最後關頭,毛遂居然持劍走到楚王面前,極力說聯合抗秦的利害關係。楚王才被說服,答應出兵援救。

毛遂出色的完成了任務。為平原君和趙國立下汗馬功勞。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自此平原君也把他當高人看。這就是自告奮勇,自我推薦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深信自己的才能,或者有一顆敢於表現的心,我們完全可以毛遂自薦。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現在是企業高層領導,剛參加工作時,他主動向組織提出當一個小主管,胃口不大,但總算有了施展才華的平台,後來慢慢發展,現在已經是老總,排在企業第三把交椅。他常說要學會自我推銷。組織上也需要對工作負責,要求進步,敢於擔當的人。

三:陳子昂的故事

陳子昂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他初到長安,沒有人賞識,也沒有什麼好的門路。於是他常常琢磨怎麼推銷自己。有一天他閒逛遇到一個老人在叫賣桐琴,陳子昂一看知道是把好琴。便問價格如何。老人給他面子,說原價三千錢,看你非比尋常,我只收你兩千錢。

說實話兩千錢買一把琴,已經是天價了。陳子昂卻毫不猶豫的買下來了。圍觀的群眾都被鎮住了。陳子昂於是對大家說,他善於音律,明天要為大家演奏,歡迎大家前來觀摩指導。

第二天這個消息傳開了,三教九流,文人騷客,高官名流都好奇陳子昂花了兩千錢買的琴,究竟能彈出什麼樣的效果。可是意外的是,陳子昂沒有彈琴,而是當場把琴砸了個稀巴爛。

他對大家說,我從小博覽群書,其實我的文采比彈琴好得多。彈琴是假,藉機讓大家看看詩文是真。於是這些來頭不小的人,看了他的詩文,個個都很佩服。陳子昂的大名,於是就在長安傳開。直到後來他終於得到朝廷一定的重用。

這個推銷自己的故事,就有點高招了。簡直像現在的炒作法。這種推銷的策劃,堪稱事件營銷吧。作為一個故事,很出彩,讓人一下子記得住陳子昂。我們日常生活中,也不妨來點創意,說不定會跟陳子昂一樣,獲得相當好的效果。

四:和珅的故事

和珅讀書是很努力的,也積累些大量的學問,就等待著脫穎而出的一天。有一天乾隆聽說有逃犯跑了。乾隆看完奏章很生氣,於是龍顏大怒。他引用了論語裡的一句話: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這是誰的過錯?這時,乾隆手下的侍衛根本不知道他說什麼、

結果只聽見和珅也說了一句論語裡的話,說是看守人不可推卸的責任。乾隆想不到還有這樣水平的侍衛。乾隆很是喜歡,於是把和珅叫出來,一看果然是一表人才,十分喜歡。

於是和珅終於得到和乾隆交流的機會。他把多年積累的滿腹經綸和才學,完全的展示出來。由此得到了驚人的提拔,成為乾隆跟前的紅人。這說明,推銷自己之前,要多積累乾貨,積累大量的知識與才能。這樣總有大量的機會,使我們脫穎而出。只需要有一個導火索,我們的知識儲備就會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qyQHHAB3uTiws8KSP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