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總能留住那些值得珍藏的,比如抄紙巷。
與新街口商圈比鄰而居,在時代潮流中圈出一方質樸天地。
看著時代變遷,風雲涌動,抄紙巷只守著那份小小江湖,犒勞人間。
有人好奇,「抄紙巷」的名字從何而來?
據資料記載,這裡曾是明朝生產印刷大明寶鈔用紙的地方,原叫「鈔」紙巷,而後被記為「抄」紙巷。
來南京,若不去一趟抄紙巷,必然是遺憾的。
穿過一片霓虹的新街口商圈,邁一步便踏進了抄紙巷的煙火里。
帶著歲月感的居民區和小商鋪,飄著人情味的舊街道……
這裡有開了幾十年的老裁縫店,門頭老舊,生意卻興隆。
路過店鋪,能看到賣著煙酒玻璃櫃,也能聽到縫紉機發出的「噠噠」聲。
這裡有閒來無事聚在一起對弈的棋友,時不時從黑壓壓的人群里發出歡呼聲。
這裡還有常年在此經營修鞋鋪的夫妻,雙手黝黑粗糙,笑容卻溫暖窩心。
抄紙巷和南京大多數舊街巷一樣,用喧囂的市井氣息記錄原汁原味的金陵生活。
但抄紙巷又和它們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能在這裡獲得舌尖上的獨家記憶。
若你想要遊玩,來抄紙巷怕是個錯誤的選擇。
但你若是尋美食,怕是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合適的地方。
抄紙巷不長,從街頭走到街尾,也不過十分鐘的時間。
抄紙巷也不短,從街頭吃到街尾,吃上五天都可以不重樣。
路口那家水西門鴨子店,不知滿足了多少上班族的「烤鴨」癮。
幾米之外的雞蛋灌餅店,填補無數因加班而飢腸轆轆的胃。
抄紙巷是新街口白領們的寶藏小巷,每天中午飯點,蜂擁而至的白領們把每家小店擠得爆滿。
倒不是因為他們沒地方吃飯,而是這裡的每家店都太好吃。
「美味」仿佛是抄紙巷不成文的規定,不夠好吃的店鋪,在抄紙巷裡活不過三個月。
嘗過抄紙巷的人,才算懂得南京街巷美食的「魔力」。
五湖四海,天南地北,抄紙巷的美食包羅舌尖萬象。
從重慶豬腳飯,吃到桂林米粉;從武漢熱乾麵,吃到長沙米粉王……最後當然少不了一碗濃厚的鴨血粉絲湯。
燒餅、炸串、奶茶、板栗、拌飯、串串……
世間美食千萬,抄紙巷拎出了部分極具特色的代表,犒勞來來往往的過客。
抄紙巷記錄了南京新舊美食的碰撞,見證了一代又一代舌尖的品味變化。
美食之外,有關抄紙巷的生活鮮有人關注。
淮海新村、游府新村、有福家苑,三大緊挨著的住宅區承包了抄紙巷裊裊的煙火。
樓下是風格各異的特色美食,抬眼是細長的衣杆,和灑在牆面上的陽光。
在抄紙巷的中段,一側不起眼的小門,是中山電子城的「隱蔽」入口。
斑駁的牆面和破舊的台階,刻畫了歲月匆匆而過的腳印。
猛然抬頭向上看去,頂樓天台垂下的柳樹,竟有著與街道氣息不符的浪漫。
窄窄長長的街道,隔絕了身旁繁華的商業氣息,框出了特屬於這裡的天空。
與一街之隔的洪武路不同,想在抄紙巷裡行車,那可不是件易事。
身處市中心,再有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和游府西街小學助陣,一天從不間斷的行人,讓機動車無路可行。
於是,電動車成了這裡的常客,步行是這裡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或許在快節奏的城市裡體驗慢節奏的生活,這就是抄紙巷的「小心機」。
每當傍晚落日,夜幕降臨,抄紙巷與新街口的萬千燈火一起,走進城市的喧囂里。
人們懶散而至,躲在狹小熟悉的門店裡,熨平一天的勞累。
抄紙巷從來沒有什麼與時俱進的新鮮玩意,只有那股讓你長胖的吸引力。
•END•
南京頭條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