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銷售頻報喜,生豬價格還會再漲嗎?
隨著大北農、牧原股份、金新農等擁有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漸次披露7月份生豬銷售數據,依然「漲」字當先。
梳理行業價格走勢以及相關上市公司披露的銷售數據可知,今年特別是3月份以來,雖然期間有所震盪,但生豬價格總體上一直在延續漲價這一主基調,且有望延續。
7月豬價整體上漲
由豬易通數據披露,7月初,全國外三元均價快速攀升,雖然受制於北方穩中回調的拖累,在經歷中下旬的平穩震盪後,7月份整體漲幅並未延續月初勢頭,但依舊在月底站穩19元/kg上方。
具體到南北方,價格倒掛現象較為凸顯。
究其原因,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西南和華南地區前期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養殖戶拋貨情緒較重,導致7月生豬存欄大幅下滑,豬價快速上漲。
以華南地區為例,由表可知,7月17日,華南地區均價突破「20」大關,此後價格窄幅盤整。最新數據顯示,8月6日外三元均價已經達到22.93元/kg,相較7月初的不足17元/kg,漲幅超過30%。
此外,受制於豬源供應進一步緊缺,西南地區豬價在7月份持續上漲,如受外調支撐的重慶、四川、湖南等地豬價連續補漲。8月6日,豬價幾乎要衝破19元關口。
有分析人士甚至直言,拋售大潮下供給短缺已是不爭事實,加之屠企收購難度不斷增加,不僅是西南,包括華中等地區全線上漲的勢頭仍將延續。
相比之下,東北地區由於7月下旬受南方低價白條豬肉衝擊,本地豬肉走貨滯緩,供需博弈激烈,價格呈現出穩中略下滑的趨勢。
但從走勢圖來看,進入8月,東北地區同樣迎來一小波反彈。
上述人士認為,隨著8月初北方養殖大場開始縮量,養殖戶跟風惜售等原因,北方多地出現止跌回升跡象,但總體上較南方豬價仍存在一定差距。
上市公司銷售頻報喜
大北農
日前,大北農披露7月相關生豬銷售數據。
從披露來看,今年7月,大北農在生豬銷售數量同比微跌的情況下,銷售收入反而同比增長接近50%。環比數據也顯示,7月份生豬銷售量價齊升。
粗略按頭均103公斤計,大北農7月的生豬銷售均價約為16.44元/kg。以同樣方法計算,大北農6月的均價約15.14元/kg,7月的環比增幅約8.6%。大北農5月的均價是15.43元/kg左右,這意味著在6月出現短暫滑坡後,7月迎來逆轉。
牧原股份
從披露看,牧原股份7月豬價同樣「漲聲一片」。
自今年3月以來,牧原股份商品豬均價就已經開啟逐月上漲之路。
溫氏股份
自3月以來,公司商品豬均價環比同比均呈現上漲趨勢。
公司還在半年報業績預告中表示,「已開始步入盈利期」。
金新農
乍一看,公司銷量和銷售收入環比均有下降,但公司表示:
此外,從披露情況看,近幾個月,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是在逐月上升的, 5至7月分別是13.72元/kg、13.74元/kg、14.71元/kg。
新希望
天康生物
綜合今年以來天康生物的生豬銷售報告,從5月份開始,公司生豬均價就呈現出逐月增長態勢。
豬價能否再度沖高?
回答豬價是否有望持續上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豬價半月走勢中窺見一二。
由圖可知,至少從8月第一周的表現來看,漲價趨勢較為顯著。雖然伏天牽制住豬肉消費,但供給偏緊仍然是支撐豬價堅挺的一大重要因素,豬價表現有望震盪趨強。
從目前的存欄數據看,最新的6月表現依舊環比大幅下降: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研報指出,供應方面,由於生豬一般從出生到出欄需要半年左右,截至今年7 月,生豬出欄受去年疫情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生豬存欄量大幅下跌。同時,隨著超大豬的交易減少,生豬加速去庫存,在國內存欄量繼續下滑的情況下,未來豬價可能會繼續上漲。
需求方面,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認為,雖然高溫天氣豬肉需求不佳,主銷區豬肉交易量與歷年同期相比變化不大,但由於供給端存欄量大幅減少、需求端變化不大的原因,仍舊會導致豬價大幅上漲。
另一邊,隨著仔豬價格環比整體走高,有專業人士認為未來兩個月仔豬補欄的預期也會有所增加。
金新農就曾在6月份的銷售報告中透露了相關「惜售策略」。公司稱,6 月生豬銷量減少主要系「看好未來豬價,加大放養力度,仔豬銷售減少所致」。由披露可知,公司的仔豬銷量已由5月的1.76萬頭大幅降至7月的3000頭。
對此,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