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投入到高考大軍當中,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復讀生人數的不斷增長。學生的選擇性逐漸增多,為了追求高學歷、高質量的大學,高考落榜都會選擇復讀,來年再戰!
不過,由於近些年來學歷的通貨膨脹,高三學生陷進了更大的選擇焦慮當中。在當今社會,普通大學的學歷在就業中基本沒有多大的競爭力。反而名校畢業生的含金量更好,因此每年高考都會出現大批量的復讀生。
教育廳發布通知,高三學生深感焦慮,家長也無計可施
現如今,高三學生迎來一個壞消息,學生們一籌莫展,家長直呼:有學可上便好,畢竟現在想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實屬不易,能上一所大學,獲得學歷證書就可以了。
四川省教育廳發布通知:明確要求省內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不再招收復讀生。所以從這份通知上來看,四川省內的高考生,如果高考不幸落榜的話,將不能選擇公立學校復讀,對此家長也無計可施。
同時,貴州省教育廳也發布通知:要嚴格把控公立高中的規模,每個班級的人數最多只能容納50人,並且省內的公辦高中不得招收高考復讀生,對此高三學生深感焦慮。
除此之外,雲南、黑龍江大慶市等9部門,也相繼發布了關於「高考」的通知,公立普通高中不再開辦復讀班,學生想要復讀,只能選擇當地的私立學校或培訓機構複習,但所需成本要更高一些。
高考失利,復讀並非是唯一方法
就讀技校,掌握實用技能
學習一門技術,一身本領似乎是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做的一件事。而且技校也並非像眾多家長想像的那樣一無是處。
技校教授的知識一般都比較實用,學生畢業後多數也包分配,這對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件好消息。畢業後慢慢接觸社會,也能逐漸成為一位技術型人才。
興趣出發,自學成才
自學成才的人有很多,但成功的背後需要你付出足夠大的苦力和毅力。高考雖失敗,但人生仍繼續。不能復讀,但不能代表你沒有其他的出路。
學生可以試著從自身興趣出發,比如喜歡糕點,那就可以去拜師學藝,到一個店鋪去學習製作過程,學有所成之後,自己可以試著開一個店鋪,也比日後給別人打工強。
自行創業,白手起家
雖說高考失利,對考生和家長都是一個重重的打擊,但也不要因此而一蹶不振,即便考不上大學,也不要氣餒,畢竟這不能代表你在其他方面也不行。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還不錯的話,可以選擇自行創業,白手起家。或許在成功的路上更加艱難,但只要堅定信念,通過自己的努力,即便不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成就,但起碼能讓自己獲得一定的經驗。
個人觀點
其實選擇復讀的高三學生有兩種,一種是沒有考上理想院校,想要復讀一年,來年再戰;另一種就是學習成績不好,沒有達到大學的錄取分數線,無奈落榜只能選擇復讀。
從我的看法來講,退而求其次也並非不是一個辦法,可能你當初報考的大學層次太高,自己的成績沒有達到院校要求,但這並不代表你不能選擇其他學校就讀。
在當今社會,上大學無非就是要獲得更高學歷,日後在就業當中獲得更多的競爭優勢。當然,能在大學期間,不斷地提高自身能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因此,高考生不必糾結是否需要報考多好的大學,即便你只能報考普通專科,但日後你也可以通過自學,參加「專升本」考試,成為一名本科生之後,還可以參加「考研」。
這也是一個提升自身學歷的過程,相比於復讀,直接就讀大學之後再提升自己的學歷,所需要的成本更低一些。畢竟現在不能到公立學校復讀,選擇私立學校,所需要的學費普通家庭難以承擔。
本期話題:你還知道哪些省份不再招收高考復讀生?陝西省高校的「八大金剛」是哪幾所,陝西省怎麼擁有這麼多名校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大學也是分檔次的,985,211和雙一流高校作為最高一檔的大學,高校數量的多少也是評判一個地區教育資源豐富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1995年211工程啟動,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211工程大學數量而言,首都北京一直是一家獨大,共有26所211工程全國重點大學,排名第二位的是江蘇省,11所211大學,第三名是上海市,10所211大學。第四名是陝西省,8所211大學。第五名是湖北省,7所211大學。
在這些省份中一直以來有夜歌很特別的存在,也是困惑著很多人事情,陝西省。陝西的經濟實力並不強卻擁有這麼多實力雄厚的高校,並且普通高校的數量也很多,高等教育資源相當豐富,除此之外也有多個不同類型的國防科工研究所。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陝西省的這麼多高校的原因。
其實這和陝西優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開的,省會西安是我國西北地區的中央,是西北地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最為理想的地區,位於我國內陸腹地,戰略位置得天獨厚。再加上歷史上分省的三大事件,從了使得很多高校來到了這裡。
1、抗日戰爭時期很多高校內遷陝西,在戰爭勝利後,有一半高校留在了那裡。
2、陝西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身處我國內陸復地,建國後很多國防工業建在了這裡,相關的多所高校也內遷到了陝西。
3、當年京校外遷時,陝西接收了兩所,同樣永遠地留了下來。
陝西省作為西部高等教育第一強省。陝西省的211大學被稱為「八大金剛」,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軍軍醫大學。八大院校中除西北大學外均為部屬院校,經費由國家財政撥款,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陝西的經濟並不突出怎麼會有這麼多知名高校的原因了。
陝西省八大金剛都有著自己的特色。
我們熟悉的國防七子」之一的西北工業大學,軍工實力非常強。
同樣有著濃厚軍工特色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作為「C9」聯盟的,工科強校西安交通大學。
為西北地區教育事業有著重大貢獻的陝西師範大學。
三大軍事醫學院的空軍軍醫大學,不但服務于軍隊,更是為西北地區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農林類學實力強勁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省屬原211高校,在人文社會類學科上有一定實力的西北大學。
在公路橋樑、交通運輸、地質勘探等優勢學科的長安大學。
你覺得陝西省的八大金剛怎麼樣,有你喜歡的大學嗎大學生迎來好消息,教育部通知研究生即將擴招,上岸率變高了
隨著大學不斷的擴招,大學畢業人數也是在逐年增加,大學文憑的含金量越來越低,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同學才上大學就已經準備要考研了,不得不說這些同學對於未來的規劃還是有長遠的眼光的。
相信過來人都知道,到了大三同學們將面臨著很多選擇,無非是兩個方向,無外乎是就業和繼續深造,很多大學生面對就業壓力都會選擇考公務員(考編),或者是考研,也有很多同學出於各種原因不想考公務員,那麼能夠成功避開就業壓力的只能是考研了。
很多同學是這麼想的,考上研究生不但可以避開現在的就業問題,還能在3年後更有競爭力,更容易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但是有這樣想法的人還是很多的,所以每年的考研還是有很多同學無法通過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想成功上岸,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據相關統計,近年來考研人數已經接近高考人數的一半了,去年,人數增加80萬左右,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由於疫情影響,今年的就業形勢十分不好,很多同學都選擇考研來化解這一壓力,使得今年大學生畢業想讀研也越來越難了,很多學生都是,在失敗以後選擇二戰甚至三戰。
不過今日教育部傳來消息,隨著考研人數的增加,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教育部對考研的政策進行了一定改革,在教育部改革措施下,大學生們迎來好消息,考研上岸率會相對變高,隨之考研壓力也會緩解吧。
年初教育部已經發布通知,研究生的錄取人數進行一定的擴大,2021年的研究生錄取人數加起來可達將近19萬,很多高校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擴招。
其實在報考人數增加的情況下,高校進行一定的擴招是必然的,為了防止優秀人才的流失,如果高校的錄取規模不變,就會導致一些優秀的考生無法被錄取,實際上是一種人才的浪費,研究生招生擴招,就會有更多的優秀學生獲得了讀研,考研壓力也有一定程度的緩解。
雖然讀研能夠緩解就業的壓力,但是很多同學面對考研的時候會失敗很多次,所以要選擇考研大家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你對考研擴招怎麼看,研究生擴招會像大學生一樣影響含金量嗎?歡迎到評論區留言討論。
清華大學頂尖姚班,都是什麼樣的學生,畢業都去哪裡了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讀書是改變自己出身,走向成功的重要門路,鯉魚躍龍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放在現在高考就相當於這道龍門,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一朝被錄取,考上一所心儀的大學。
大學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為了能夠考上大學而努力,一小部分人則是為了考上985、211大學而努力,我們身邊的學霸們則是衝著那些頂尖的985高校在衝刺。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能夠考上清華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這些人都是學霸中的學霸,但是在清華這所最頂尖的學府里,也十分層次的,有這麼一個班,每年都匯聚了各省的高考狀元,這就是清華姚班,就像那句,中國的一半英才匯聚清華,而清華的一半英才匯聚在清華姚班。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網友都想知道清華姚班大地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1994年,一位計算機行業泰斗級的人物,放棄了美國的高級學府普林頓大學終身教職的待遇和國外的各種優厚的待遇,放棄了海外一切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姚期智,一位獲得了圖靈獎(有著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這位遠渡重洋,獲得了無數榮譽的人才,在美國肯定比回國發展空間大,但是姚教授依然選擇了回國投入到計算機領域的建設之中。
當姚教授很快發現在計算機行業我國的人才十分缺乏,高端人才就更少了,為了改變計算機這個高精尖的行業人才缺失的現象,第二年,姚教授就帶頭建立了培養計算機人才的「軟體科學實驗班」,後改名為「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就是傳說中的「清華姚班」。
這麼多年過去了清華姚班的學生實況如何呢,畢業後都去了哪裡?
清華「姚班」這個天才的聚集地,是未來計算機行業大佬的搖籃。姚教授給清華「姚班」定的目標不是海內一流,而是世界一流,「姚班」培養的學生擁有獨立的科研能力,在世界頂級期刊多次發表論文,並且2018年,清華「姚班」代替了麻省理工成為了全球計算機行業的榜首。
那麼,清華「姚班」畢業的天之驕子們後來都去了哪裡呢?
年薪百萬是不可能請到這些優秀的計算機人才的,事實上,一個「姚班」畢業生的年薪現在可以達到千萬。
根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的「姚班」學生在畢業都會選擇繼承申請更高的深造,然後投身科研,成為理論計算機領域新的大佬。
也有一部分清華「姚班」的畢業生會選擇自主創業,比如清華「姚班」的畢業生創立的曠視科技,小馬智行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些行業頂尖人才通過自己的拼搏走向了人生的巔峰。
清華「姚班」培養出了一大批有才能、有志向的青年,為新時代中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有很多網友在質疑這樣會不會打破教育的平衡,但是個人想說的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按平均分配,那世界還會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