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賈玲女一號,男主沒別的要求,帥,美,慘,就是那種被前女友虐的死去活來的,然後被賈玲治癒的天天兒樂顛顛的,前女友回來了,吊都不弔回說:我有天底下最好的賈玲兒了,你有嗎你沒有氣死你。想想就開心。」
這是一位博主提出的想法,「給賈玲拍個愛情輕喜劇」,還把劇情給安排得明明白白。
此番言論一出,更是獲得了無數網友的支持,還有不少人在評論區里,表示願意出錢眾籌。
看完之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賈玲,你的觀眾緣也太好了。
都說如今是個看臉的時代,「顏值即正義」。
尤其是在娛樂圈,沒有顏值,沒有身材,想要出人頭地真的很難。
豆瓣鵝組前段時間曾發起投票,評選最具好感度的女明星。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賈玲高居榜首 。
就像沈騰總結的:「賈玲最大的優勢是,男人都喜歡她,女人不嫉妒她。」
沒有姣好的顏值、沒有曼妙的身段,可就是這個說相聲、演喜劇的胖妞,幾乎讓所有人愛上了她。
都說愛笑的女生運氣都不會太差,那給別人帶去笑的人,運氣也該好到爆吧。
即便是運氣沒有那麼好,生活總不會虧待努力認真的人吧。
02
1982年出生的賈玲,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姑娘,像我們中的大多數一樣,家裡還有個比她大五歲的姐姐。普普通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工人,為了供她上大學,一直省吃儉用,捨不得多花一分錢。
考中戲報志願的時候,賈玲填了倆專業,一個戲劇表演,一個喜劇表演。
本想著兩個能中一個就行,結果那年發揮有點兒超長,還都給她考上了。
最後,招生老師給家裡打電話,問選擇哪一個專業。
當時家裡只有不會說普通話的母親,她知道賈玲想去「戲劇表演」,就對著話筒用方言說「戲劇」,招生老師硬生生聽成了「喜劇」。
「戲劇」被聽成了「喜劇」,多麼戲劇性一件事,賈玲就這麼成了中戲第一屆相聲班的學生,師從馮鞏。
相聲,即使放到現在來看,這個冷門專業依舊是女性的禁地。作家池莉曾在文章中這樣寫:「女人一般是不能幹男人所乾的事情的。如果硬是要干,當然也未嘗不可,然而絕對不美。比如搞哲學、說相聲、摔跤、當官等等……說相聲經常需要插科打諢,嬉皮笑臉,裝瘋賣傻。男人們做做,開心,瀟洒,是一種風度,女人做做,好了,完全是傻大姐一個了。」
而奔著戲劇去的賈玲說,「我覺得我本身也挺搞笑的就學唄。」戲劇性的經歷,賈玲覺得無所謂,女演員講相聲,照樣能有出息。
可是,賈玲你真的能在相聲圈混出個名堂?
03
大學四年,賈玲成績拔尖。但相聲市場不景氣,很多同學還沒畢業就轉了行,考公務員的,做生意的.....
很多同學還沒畢業就轉了行,考公務員的,做生意的,甚至還有人跑去當了廚師。
畢業那年,姐姐給賈玲找了份老家的公務員工作。
賈玲不服輸:「我覺得自己那麼優秀的一個人,為什麼要放棄夢想啊!」
男朋友回了老家,失戀的賈玲成了孤身一人的北漂。
從宿舍搬到一間民房,房子小得離譜,擺一張床,基本上人就下不了腳了。
鄰居家的狗喜歡去她那兒串門,朋友都開玩笑:「狗想進去,都得先把尾巴立起來。」
只有這樣的房子,她才租得起。
即便是這樣的房子,也是在房東阿姨不收她押一付三的情況下,她才租起。
第一個月,姐姐打給她1000元生活費,第二月改成了500元,當時她每個月工資也才800元。
而姐姐每個月打來的那點錢,在老家能過倆月,可在北京根本撐不過倆星期。
北京這座城市燈紅酒綠,看著很大,但對於沒門路的北漂來說,它小到你根本沒有容身之所。
這裡是成功者的天堂,這裡是失敗者的地獄。
無數人在這裡歡笑,也在這裡哭泣。無數人在這裡活著,也在這裡死去。
「人們在掙扎中相互告慰和擁抱,尋找著追逐著奄奄一息的碎夢」……
北漂的日子,比賈玲想像中的艱難多了。
04
最初開展相聲事業的過程並不順暢,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她只能把一塊錢掰成兩半花。再加上說相聲的女生本就少,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她的工作。
姐姐也心疼得不行「妹啊,你回家吧,北京哪是咱們這樣的窮人闖的。」
賈玲說:「再給我一年的時間……」但眼下的窘狀,讓她沒有任何理由能夠說服自己的姐姐。
無奈之下,她只好請師父出馬。
馮鞏在電話里對賈丹說:「賈玲沒地方住,我可以幫忙安排。幾口飯我還是管得起的,放心吧,餓不著這孩子。」
馮鞏當時並不知道賈玲有多難,他並不知道當時的賈玲比他形容的還要難!
直到一次偶然間才發現徒弟的窘境。馮鞏眼睛通紅地對賈玲說:「玲啊,我帶你掙點錢吧。」
那年,賈玲跟著師父全國各地跑,才算解了燃眉之急。
2005年,賈玲參加了北京相聲大賽,得了第一名還贏了郭德綱。鞠躬下台的那一刻,滾燙的眼淚啪嗒落地。
之後,在馮鞏的力薦下,憑藉酷口相聲奠基之作《大話捧逗》,一個長倆梨渦的姑娘和一個臉上寫著「囧」的男人上了2010年春晚。
賈玲:陛下,陛下
白凱南:不是,你,你誰呀?
賈玲:我是逗妃。
白凱南:我,我只記得逗逗飛,切記三分逗七分捧。
這段由男女搭檔並加入了舞台表演元素的非傳統型相聲廣受好評。
那年春晚,賈玲、白凱南的人氣僅次於王菲和小虎隊。半個月後,他們又登上了央視的元宵節晚會。
接著又憑藉《芝麻開門》上了2011年春晚。
連續兩年拿下春晚作品三等獎,從此也更加堅定了她的喜劇夢。
我們都被賈玲逗樂了,可她的父親賈文田卻哭得像個孩子。因為他知道這一切有多難,有多苦,大笑時的小酒窩曾經都盛滿了淚水。
但終歸,這個胖胖的姑娘,苦盡甘來,伴隨著體重的一路飆升,她也越來越紅。
05
無論螢屏內外,賈玲都是那種讓人一看見就想笑的姑娘。
她說自己是一個「憨厚、敦實的女漢子」,並笑稱這種形象也「跟體重有關」。
有很多人問:賈玲為什麼不減肥?
她說:美女在喜劇界生存很難,裝瘋賣傻很難有觀眾買帳。
其實,剛進入相聲行時的賈玲很不甘心:「男女搭檔說相聲,女孩名義上是逗哏,事實上一個包袱都沒有,全是男孩在拋包袱,因為女孩在台上搞笑的尺度實在太難拿捏了。」
如果太放得開,觀眾會看著不舒服,因為在東方人的觀念里女孩還是要含蓄一些;要是放不開,更糟糕,不僅展現不出一個人的幽默,還會給觀眾留下扭扭捏捏的印象。
陳佩斯曾經說過:「喜劇是把觀眾抬得很高很高,自己很卑賤很卑賤,我用我的卑賤來贏得觀眾的笑聲。」為了在舞台上給觀眾帶去歡笑,喜劇演員有時必須扮丑,甚至對自身的不足勇於自嘲。
2012年,賈玲接到一檔明星模仿類節目《百變大咖秀》的邀請。參與節目錄製的過程中,她不斷顛覆形象。從火風到劉歡到周曉鷗,從田震到李宇春再到瑪麗蓮夢露,每次她一出場,不用開口台下的人就已經笑作一團。
她贏得了掌聲,贏得了觀眾的認可。
但電視機前有一個人坐不住了,賈玲的恩師馮鞏。他心疼的打電話給賈玲:「你這麼不顧形象?你還要不要嫁人了。你又不是不能演戲,幹嗎非要去模仿大鬍子的火風,沒鬍子的劉歡。」賈玲連哄帶勸:「那不是觀眾喜歡嘛。」
所以,賈玲是什麼時候變胖的?
是她下定決心一輩子逗樂觀眾的時候。
06
賈玲曾將自己的經歷改編成一個小品:一個努力生存的女戲劇人摸爬滾打的生活。在小品中,她生吃辣椒、三秒啃完西瓜、一口氣喝完啤酒,只為逗笑觀眾,只為圓夢。
男友接受不了,離開前對她說:「我不想看到你這樣」,賈玲只有一句話:「可是我喜歡啊。」
也許生活真的很難很心酸,但是她都去面對了,她都往前走了,即使受了那麼多的打擊,撞了那麼多的南牆,她也還是一步步的走到了現在。
就像《你好,李煥英》里對母親說的,「現在我是一名喜劇演員,有很多人喜歡我。」
—— 媽,我給你買了冰箱,雙開門的。—— 媽知道。—— 媽,那件綠色的皮衣我也給你買了。—— 媽知道。—— 媽,你怎麼那麼愛笑啊?—— 因為媽生了你呀。—— 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 媽知道。—— 媽,我想你!—— 媽知道。
媽,你看,我終於有出息了,我終於成為了自己和你們想要我成為的人。
雖然她的體型不完美,但堅持夢想的她、努力奮鬥的她,就足以光芒萬丈。
每一個人都是潛力股,不要小看任何人,這個世界終究是屬於努力的人。
認真努力的人真的不會被生活虧待。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謝點贊和關注的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