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篇人民日報的報道:
2月14日,一輛輛滿載大米的貨車從貨場陸續駛出,駛往武漢市蔡甸區。據了解,該批物資是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給武漢市蔡甸區的200噸絲苗米,將為該區抗擊肺炎疫情發揮作用。
很快,這個消息刷屏各大社交媒體,網友紛紛留言表示:
只有袁老才能真正說我胖,因為我確實吃他種的大米了,
糧食是民生根本,這個真的功德無量。
袁隆平鍾南山這些人簡直是天使吧,一定是神仙下凡拯救世界的
......
就在網友紛紛讚賞不已時,評論區里的一句話,也深深觸動了我,有位網友說:
一生只做一件事,專注、堅持,這才是真正的高手,向袁老致敬!
確實如此,袁老幾十年的默默無聞,幾十年的攻堅克難,只為國人能吃上飽飯;幾十年的專注和堅持,造就了雜交水稻,也成就了最終的自己。
「 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 」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如今九十歲高齡的他仍然活躍在科研場上,為我國的水稻研究事業做著貢獻。
「一顆種子改變世界」是對袁隆平所作貢獻最好的詮釋。
他培育的雜交水稻創造了一個風靡世界的「綠色神話」。
他是「雜交水稻之父」,而且這個頭銜不是他自封的,是國內外同行對他的讚譽。
1985年首屆雜交水稻國際大會,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Swaminathan基於袁隆平的開創性貢獻,提議譽稱袁隆平為「雜交水稻之父」,這一提議得到國際國內認可。
從最開始的研究到顯露成果,時間已經過了十幾年,而這漫長的十幾年,既是他鬥志昂揚的堅守,也是他與雜交水稻死磕的艱難歲月。
然而功成名就,並不能阻擋一個心繫祖國的科學家的前進步伐。
即使年近古稀,袁老卻依舊堅守在一線,堅守著自己研究了一生的水稻事業。
他這一輩子,就做好了一件事,培育優良的雜交稻,解決人類的糧食問題。
曹操的《龜雖壽》中曾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句話用在袁老身上,我覺得再合適不過。
小時候,我經常聽家裡老人說,以前吃不起飯,為了活命連樹皮都要搶著去啃。
而我們這一代人,生下來就過著吃喝不愁的生活,沒有經歷過饑荒年代,無法對老一輩的苦日子感同身受。
沒有挨過餓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價值。
然而這樣一位89歲的老人,這樣一位一心為民的當代神農,卻接二連三地被網民辱罵。他究竟是做錯了什麼,要遭人如此仇恨?
無端詆毀
他買了兩部手機,有人咒他暴斃。他摸了一下豪車,就被惡意揣測生活奢靡。他有一棟別墅,就被攻擊腐敗墮落、德不配位。
住豪宅,開豪車,生活奢靡。一個逆襲後驕奢淫逸的垮塌形象,穩穩地扣在了他的頭上。
令人寒心的是,在惡意誹謗之後,並沒有多少人站出來挺他。
2018年的十月,袁隆平購買了兩部華為手機,結果被網友詛咒「早日暴斃」。
同年,在湖南車展上,袁隆平摸了一下豪車,又被網友批判成是「生活奢靡」。
噴子的心思大概是這樣的:這麼豪的車,你袁隆平怎麼能摸呢?你摸就是想買,你連看都不該看!
一個已經80多歲的科學家,憑著世界性的科研成果賺到的工資,卻連花都不能花。
而如今的流量明星,不僅收入高的離譜,而且無論犯了什麼錯,總有人站出來護短。
出軌了,有人挺你:感情的事,沒有對錯。家暴了,有人撐你:事出有因,等你歸來。吸毒了,有人分分鐘跳出來原諒你:誰不犯錯,改過就好。
反觀袁隆平一輩的科學家呢?
兩部手機,就有人咒他暴斃,摸了一下豪車,就被惡意揣測生活奢靡。
他有一棟別墅,就被攻擊腐敗墮落、德不配位。
然而事實的真相呢?
他的確有一棟豪宅,但這是國家獎勵給他的,坐落在青島國際院士港,因為他勤勤懇懇工作了一輩子,他當之無愧。
從外觀上看,他的豪宅的確算得上豪氣。
將近晚年,本該享福了。
但是,拿到房子之後,袁隆平居然把這棟大豪宅,變成了這樣:
好好的一棟別墅,怎麼變成了科研中心?
就是在這棟「豪宅」里,袁隆平帶著他的科研隊伍,成功育種了海水種植耐鹽鹼水稻。
以前,每每遇到他人誣陷的時候,袁隆平總是無奈地站出來澄清:
「這完全曲解我的意思。」
「我並沒有說過這段文字。」
「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
現在,再遇到網友的不明誣陷的時候,袁隆平沉默了。
他不理會、不解釋、不回應。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和居心不良的揣測,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
遲暮的英雄也累了。
網上廣泛流傳著袁隆平的一張表情包,「我最大的錯誤就是讓你們吃的太飽了。」儘管這只是一張網友搞怪的表情包,可這句話又何嘗不是真的呢?
六十年如一日,起來後就一頭扎進地頭工作,不到披星戴月,絕不回家。
多年來,他的工作強度沒有因為年紀增長而削弱,反而一年比一年加強。
我曾看到網友這樣一條評論:比教科書上老了好多。
就這樣簡單一句話,戳中了我的淚點。
能不老嗎?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如果雜交水稻研究專利被袁隆平壟斷,而市場化產出的話,袁老的收入也是很多娛樂明星沒法企及的。然而這裡面既有袁隆平雜交水稻的研究不只涉及到個人的複雜問題,也在於袁隆平等科學家的崇高,普惠人類共同體的價值觀超越了個人功利。
有人告訴袁隆平,他身價千億,袁隆平不屑地說:
「用財富衡量科學家的價值,太低級,太庸俗。」這才是最令人羞愧的事情。
還有現在疫情當下,臨危受命的鐘南山李蘭娟,他們這樣的時代偉人,對國家、對人民的做出的偉大貢獻,令全世界為之震撼,為之敬佩。
所以,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願我們都能夠對這些英雄多一份關注,多一份包容,願這些負重前行的人,能夠換來歲月靜好。
我是作者拾光君,謝謝點贊和關注的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5X-THABjYh_GJGVQE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