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華:向歐美販賣31噸冰毒,落網後卻辯稱:為鴉片戰爭報仇

2022-08-13     適應生活

原標題:劉招華:向歐美販賣31噸冰毒,落網後卻辯稱:為鴉片戰爭報仇

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無數國人因為鴉片的荼毒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抗毒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明確表示了中國對於鴉片的態度。時至今日,中國對於毒品依然是保持絕對禁止的態度。

中國是世界上抗擊毒品態度最明確的國家,很多人對此表示不理解,認為只要不危害他人,吸食毒品並不會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一想法大錯特錯,無數的緝毒民警,為了抵制鴉片,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又鮮活的生命。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但是因為剛剛開放不久,很多行業也處於起步階段,並沒有形成完整的法律制度,不少人在這一時期為了賺錢,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有這樣一個人,他是中國的冰毒大王,他曾將30多噸的冰毒投放到了市場當中,別人在問他原因時,他竟說是為了替中國報仇,他就是劉招華。

化學天才

劉招華是福建福安人,他從小就對化學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在上中學的時候他還獲得過福建省的化學競賽的三等獎。他這樣的人才如果能夠得到正確的引導,必將會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但可惜他沒有得到這種引導,因為家裡貧困,16歲那年他就輟學了。

輟學不久,劉招華看到了了福建軍區所發放的招兵啟事,因為當時年齡太小,為了順利進入部隊,他謊報年齡正式成為了一名武警。之後又被分配到了法警,在工作期間他十分認真,能力也很強,甚至還被評為了先進工作者。

或許是由於這段經歷在之後的販毒活動中,他的偵查力極強,警方為了抓捕他耗費了極大的心理。

在法院工作時,他主要負責對外招商,所以常常要接待很多外來商人,以及香港或者台灣的商人,一次他結識了一位台灣人,他們兩個人的性格極其相似,都對化學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就是這個人帶著他走上了毒品的道路。

制毒高手

在這個台灣商人的慫恿之下,劉招華選擇了辭職,辭職後的他表面是一個商人,但其實暗地裡製作毒品,不得不說他的確是一個有天賦的人,在第1次製作時,他僅僅花了兩個小時就成功了。

製作冰毒最主要的原料是麻黃素,國家對這種藥物有著極其嚴厲的把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想到去請教大學教授。他聲稱自己要做一種叫做「洋蔥精」的保健品,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讓晶體結晶更美觀,教授看到有對化學有濃厚興趣的年輕人,心中極其開心,當下就為他指點。

回到家中,經過幾次調配,他發現甲基丙酮可以完美的代替麻黃素,就這樣他發明了新型冰毒,當時這種毒品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有了這門技術,他立馬就選擇回老家,他用之前制毒、販毒掙的錢買了一棟極其豪華的三層大別墅,還在旁邊開了一家工廠,表面上他是工廠老闆,,但其實他在家中制毒,在第1次制毒時,他足足生產了30公斤的冰毒。

狼狽為奸

在販毒過程中,他結識了大毒販陳文印,這兩個人可以算得上是臭味相投。當兵的生涯讓他對於國家政策極其了解,他對陳文印說,我國對於毒品的打擊力度是很大的,要想保平安就要把毒品賣到台灣去,但是貪錢的陳文印還是在國內悄悄販毒了,不久陳文印被抓捕。

陳文印被抓捕之後供出了他,在此之前,他早已料想到了這一結果。警方得到信息之後迅速出動,趕到了劉招華住的酒店,此時劉招華也剛剛回酒店。看到警方之後,他並沒有立即逃離,警方在電梯里按下了他所住的8樓,劉招華默默地按了7樓,順利逃脫。

抓捕失敗後警方出動了大量警力對廣州市的交通進行了戒嚴,對所有的可疑車輛進行了盤查。劉招華早就知道警方絕不會。善罷甘休,於是選擇騎自行車出逃就這樣,他又從警方的眼皮子底下逃走。

沉默一段時間之後,這件事情漸漸的平靜了下去。劉招華選擇再次出山,這次他有了一個大工廠,直接利用工廠進行生產,一生產就是好幾噸,據說當時警方查獲他的病毒時,發現他所擁有的冰毒量足足有12噸,這是當時整個世界查獲量的兩倍。

法律制裁

劉招華逃到了青島,在這裡,他並沒有向之前一樣立即選擇地點製造冰毒,而是躲在一套民房當中,他一直都有著買彩票的習慣,在躲避期間,他也沒有改變這一習慣。說來也巧,他竟然真的中了個一等獎,這讓迷信的他覺得自己有老天相助。

於是他便決定換個地方「東山再起」,2000年,他以李森慶的名字落戶在廣西桂林,在這裡他開了一個小工廠,還娶了媳婦,生了孩子。錢多了就難免會到處投資,漸漸的他成了當地政府的「座上賓」,他在桂林租下了2萬多畝的土地,種植了很多紅豆杉。

在廣西那幾年,他曾多次被登上報紙,成了當地的名人。表面來看他已經「金盆洗手」了,但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之後的重操舊業做準備。

2003年下半年,他發現臨桂縣有一個天然的山洞,他聲稱要在這裡生產「洋蔥晶」,實際上就是重新制毒,就在他準備投資生產的時候,公安部成功抓捕到了他,就這樣逃脫8年的「中國第一毒梟」正式落網。

在記者採訪時,他聲稱要用毒品打開外國的大門,報鴉片戰爭之仇,在很多人看來他的這一段話令人敬佩,但其實這句話經不起推銷,他的毒品曾在中國流通國,他還向台灣大量輸送過毒品。

雖然他做過好事,但這一切都是他的偽裝,我們不能因為他的一句話就忘記那些緝毒民警的犧牲,報效祖國有很多種方式,顯然制毒、販毒不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da639782c1ba2d7edfaf7ef928088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