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在青海省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一隻棕熊因偷吃牧民糧食,將頭卡在了塑料桶里。最終,在當地派出所、縣特巡警大隊、森林公安等部門派出的10多名警力和牧民的聯合「營救」下,卡在棕熊頭上的塑料桶,最終被大家奮力拔了下來(如圖)。
民警們嘗試用拔河的方式,幫棕熊拔下這隻卡腦袋的塑料桶。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據當地相關人員介紹,7月4日晚上,3隻棕熊一起竄進牧民的帳篷偷吃糧食。第二天,幾位村民去周邊尋找這3隻熊,另外兩隻沒找到,只發現了這隻被塑料桶卡住頭的棕熊。這隻棕熊,目測有300多斤重。
村民打電話報警後,民警首先提醒村民不要貿然營救,以免發生危險。待民警趕赴現場,大家研究好營救方案後,用繩子把塑料桶套牢,然後,現場民警、牧民等與棕熊展開了「拔河」,最終把桶拔了下來。視頻顯示,塑料桶被拔出來那一刻,棕熊與參與「拔河」的民警和村民分別朝著反方向奔跑。
據參與營救的民警介紹,在當地,夏天棕熊時常出沒,侵擾牧民的情況時有發生,棕熊時常侵擾牧民的帳篷和採挖蟲草的營地。幾天前,就是這3隻棕熊進入牧民的牛圈,咬死了10多頭小氂牛。今年,當地派出所已經接到4起有關棕熊的報警。
桶一拔下來,雙方朝不同方向扭頭就跑。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棕熊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種,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陸地上食肉目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所以,在保護野生動物安全的同時,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同樣、甚至更為重要。
「人獸衝突」是一個經常被提起的話題。當然,這也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下的生態難題。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和原始自然棲息地的縮減,人與野生動物之間摩擦增加,各地「人獸衝突」事例不斷出現。在一篇《驚魂一夜:男子入住酒店竟遇熊!西藏人與野生動物的共存挑戰》的文章里,也提到了西藏自治區的「人熊衝突」問題。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對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棕熊種群越來越頻繁踏足人類居住區覓食和活動,這給當地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威脅,「人熊衝突」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當前,在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同時,維護人類自身合法權益,成為多方討論的焦點。
野生動物損害補償機制、生態管護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立,也是為了緩解人獸衝突問題。但從人獸衝突走向人獸共存,仍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比如需要採取綜合措施,在加強調研、監測、記錄等數據統計和分析的基礎上,科學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強生態廊道建設和長效規劃、重視傳統文化習俗在生態保護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科普宣傳教育等,多種手段共同作用,從源頭控制到科技應用、生態保護等多個層面發力,才能構築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畫卷。
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台觀點。
歡迎轉發(請註明來源)。
文 | Yang
審核 | 橡樹
排版 | Candy
擴展閱讀:
驚魂一夜:男子入住酒店竟遇熊!西藏人與野生動物的共存挑戰https://mp.weixin.qq.com/s/jMZ_mF56ouKk6hishDQ2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