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大漲400點!支付占比大舉提升,創新紀錄,美元撐不住了

2023-11-06     財說得明白

原標題:人民幣大漲400點!支付占比大舉提升,創新紀錄,美元撐不住了

人民幣差點跌破去年的低點,但現在,卻迎來了大舉的逆轉!

本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離岸匯率方面,人民幣兌美元上漲398點,僅用一個交易日就回到了10月11日的水平,抹去了過去大半個月的下跌。

更重要的是,追蹤Swift提供的數據,我們還發現人民幣在全球貨幣中的支付占比份額大幅度的提升,與年初相比,提升幅度高達72.5%。

另一邊美元的頹勢已顯,估計已成強弩之末。這不但意味著美元的下跌即將開始,而且還進一步導致美元地位可能出現崩塌。

01

周二收盤時,美元兌人民幣的離岸匯率是7.3419,隨後連續三個交易日人民幣都在上漲,只不過周三和周四的漲幅並不明顯,但是到周五收盤時收於7.2880。

最後一個交易日上漲接近400點,三個交易日累計上漲539點。

如果我們觀察從9月份到目前的日k線圖就會發現,9月初人民幣曾經出現了一波快速的下跌,離岸匯率最差的時候跌至了7.3681。

去年最低點是7.3745,也就是說9月初人民幣的離岸匯率幾乎要創造新低了。

但隨後,人民幣穩了下來。尤其在美國9月份不加息之後,人民幣處于波動之中。

本周美國再一次宣布不再加息,市場越來越確認,美聯儲的這一輪加息周期可能已經被迫停止了,於是人民幣順勢發生逆轉。

02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文章中強調,人民幣不具備大幅度貶值和長時間貶值的經濟基礎。

從去年開始,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主要來自於美元的大幅度加息。

我們可以觀察發現,美元指數從此前的90上漲到最高114,在這一個過程中,下跌的包括歐元,英鎊,日元等其他主要貨幣,甚至部分貨幣的跌幅遠大於人民幣。

換一個角度來看,美國的經濟基本面根本難以支撐對人民幣的大幅度上漲。

雖然美國第三季度的GDP增長率高達4.9%,但這是一個環比的年率,同比增長僅2.9%,遠遠低於我國的增長率。我們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9%。

而且美國第三季度的增長率很有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目前預測第四季度的環比增長年率只是1.2%,以這樣的下跌趨勢來看,明年上半年美國的增長率可能變成負值。

也許美國的增長率高於歐洲,包括英國,但那也只是美元兌歐元和英鎊能保持強勢的基礎。

從經濟面的對比來看,一旦美元不再加息,由經濟決定匯率走勢,那麼人民幣必然對美元大幅度的上升。

03

而且在另一方面,我們追蹤2023年以來SWIFT組織提供的人民幣支付占比數據就發現,我們所占的國際支付份額正在快速的提升。

截至去年末,人民幣在全球貨幣中的支付占比為2.15%。

到今年一季度末這一占比提升至2.26%,但是提升幅度並不算太明顯。

到今年第二季度末占比達到2.77%,說明國際上使用人民幣支付的國家和組織越來越多。

但提升最明顯的是最近幾個月,7月份我們的占比達到了3.06%,這是歷史上第2次超過3%。

8月份我們的占比進一步刷新歷史紀錄達到3.47%。

而進入9月份之後,紀錄再次被打破,占比達到了3.71%。

與去年末相比,我們的份額增長幅度高達72.5%。

現在支付份額占比中,排在我們前面的是日元。

最新的月度數據顯示,日元占比4.2%,與我們似乎還有一定的距離,但以我們的增長速度來看,或許就在不久之後,我們將超過日元成為國際活躍貨幣中的第4位。

這裡所羅列的數據僅僅是SWIFT支付體系,如果考慮到現在國際上其他的支付體系,尤其中國的CIPS體系越來越重要,我們就知道人民幣的使用量遠大於以上數據。

而與此同時,各國不斷的去美元化,在貿易中儘量避免使用美元,必然導致美元的實際使用份額正在不斷的減少。

現在美元沒有了加息的支撐,美元指數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9月到10月期間,美元指數還在上漲,但隨後卻漲不動了,而在最近兩個交易日跌幅比較明顯。

結合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做出推論,未來一段時間美元指數還會進一步的下跌。

隨著美元的下跌,美元地位下跌也成為了必然。

PS:寫一篇文章需要2-3小時,閱讀只需2-3分鐘。

既然看到了這裡,請您花2-3秒,給本文「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c2af03a05c6ddd09d2472f15bee52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