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禁再禁」不過徒留笑柄

2024-11-01     北京日報

高源

民進黨當局容不下花生米——這還真不是段子。近期,大陸零食「黃飛紅花生」被民進黨當局以「保護島內相關產業」為由禁止輸台和售賣。

產自山東煙台的「黃飛紅花生」暢銷大陸,也成為不少台灣同胞回鄉熱門伴手禮。可就是這麼一款零食,竟然讓一些人的「玻璃心」碎了一地。據台灣媒體報道,民進黨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宣告,並未開放大陸零食「黃飛紅花生」輸入,市面上的相關產品都是非法輸入,民眾「跨境」網購涉及違法,若自行攜帶入台不得超過1公斤,並限個人自用,不得轉售牟利。在台流行多年的零食突然被定性為「非法食品」,島內民眾並不買帳,民進黨當局的禁令,甚至秒變「反向帶貨」——該產品銷量在禁令發出後一度大幅上升,還有台灣知名歌手在社交平台曬出「黃飛紅花生」的照片,表示「正在偷吃」。

費盡心思用「高射炮打蚊子」,果真是為了「保護產業」?據報道,眼下印度、巴西等國的花生大量輸台,電商平台隨便一搜更有許多日本品牌花生,這就不怕影響島內產業了?此前民進黨當局也曾以保護農業發展與農民權益為由禁止大陸蘋果輸入,可卻對全世界開放蘋果進口;島內松露多從日本、法國進口,但一查貨源卻是我國雲南和四川等地,即便輾轉輸入價格昂貴,民進黨當局依舊不直接開放大陸松露輸入……顯而易見,民進黨當局擔心的並非島內產業受挫,打擊一切與大陸沾邊,哪怕是能喚醒一點點中華認同的產品,才是其真正目的。

從吃穿百貨到社交軟體,再到電動汽車、無人機等高科技產品,拍腦袋一禁了之,最終傷害的是台灣消費者的權益。以汽車為例,國產新能源汽車近年來領跑世界,但民進黨當局卻把大陸汽車整車、底盤及部分零組件等統統列為「禁入項」。這番操作不僅讓島內民眾買不到質優價廉的新能源汽車,更讓台灣汽車市場陷入「一潭死水」,創新能力愈發拉胯。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辣花生、螺螄粉等小吃美食,還是《甄嬛傳》《繁花》等影視作品,一波又一波「大陸熱」在島內點燃。縱有海峽相隔,可相似的口味偏好、共通的文化取向騙不了人,這背後正是兩岸割不斷的天然連結。如今,兩岸青年交流格外密切,越來越多台灣青年跨海而來、尋根溯源,並切身感受到了大陸的發展脈動。今年以來,大陸共簽發台胞證99.4萬張次,台胞入境大陸共296.1萬人次,同比上升68.4%。

島內最新民調顯示,民進黨支持度創下7個月來新低。民進黨當局禁得了產品,但終究禁不了自然流淌的血脈親情,擋不住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邪路「狂飆」,遲早粉身碎骨,「一禁再禁」,不過徒留笑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c1f1a8ec53ab35bc96d271ad05660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