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雅
流言1
對雞蛋過敏不能打流感疫苗
流言:流感疫苗常用雞蛋培育製成,含有雞蛋成分,因此對雞蛋過敏的人不能接種流感疫苗。
真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和2020版)均未將雞蛋過敏作為接種禁忌。我國常用流感疫苗中的卵清蛋白含量極低,而國外學者對於雞蛋過敏者接種滅活疫苗或減毒活疫苗的研究表明,未見嚴重過敏反應發生。因此,只是對雞蛋過敏的話,是可以接種流感疫苗的。
流言2
脫脂奶比全脂奶更健康
流言:市面上的脫脂奶比全脂奶更健康,普通人也應該首選脫脂奶。
真相:牛奶中的天然脂肪含量一般在3.5%左右,不同廠家會把它「標準化」到一個相對恆定的值。脂肪含量在3.25%、3.6%等水平,被稱為「全脂奶」;「低脂奶」的這個數值降到1%;「脫脂奶」則需在0.2%以下。脫去了部分或者幾乎全部脂肪之後,這幾類牛奶的蛋白質、鈣和乳糖含量並不會有明顯變化,但脂肪酸(如歐米伽3、共軛亞油酸等)、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和膽固醇,會隨著脂肪的去除而消失。
脫去了全部或者部分脂肪之後,牛奶的熱量會明顯降低,這被認為有助於減肥,然而,有很多研究數據並不支持這個結論。全脂奶提供脂肪的同時也提供優質蛋白和鈣,與其控制乳脂,不如減少烹調油的攝入。
對於高血脂人群而言,脫脂奶或低脂奶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其他人群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即可。
流言3
髮際線上移就是脫髮
流言:發現髮際線上移,就意味著脫髮進程開始了。
真相:髮際線上移不一定意味著脫髮,可能是髮際線成熟,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變化。髮際線成熟和身體內部正常的激素作用有關,主要發生在成年早期階段。我國有學者研究過,國人從30歲起,額頭的部分髮際線會開始後退,也就是常說的髮際線上移。不過,這種上移通常是有限度的。有數據顯示,和兒童期相比,正常髮際線可上移2厘米左右,並且沒有其他的脫髮表現,如頭髮變細、變稀、變軟等。
總之,不是所有的髮際線上移都是脫髮,可能只是髮際線成熟,遇到這類問題不要盲目焦慮。
流言4
喝弱鹼性水改變身體酸鹼度
流言:喝弱鹼性水可以改變身體的酸鹼度。
真相:喝弱鹼性水不能直接改變身體酸鹼度。根據燃燒後殘留灰分的化學性質,食物被劃分為成酸食物和成鹼食物。成酸食物的灰分中富含磷、硫、氯等元素,而成鹼食物的灰分中富含鉀、鈉、鈣、鎂等元素。這種分類主要反映的是食物的化學組成,而不是其對人體酸鹼度的直接影響。
食物在人體內經過消化、吸收及代謝,會產生酸鹼代謝產物,人體具備強大的酸鹼平衡調節機制,能自動維持血液酸鹼度穩定。酸鹼平衡是體內各種代謝產物綜合作用的結果,並不是某一種食物能改變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倡導食物多樣化和平衡膳食,無需過分關注食物的「酸性」或「鹼性」屬性,它們並不直接影響人體的酸鹼平衡。因此,喝弱鹼性水是不能直接調節人體酸鹼度的。
流言5
手機電量用盡方可充電
流言:手機電量必須用完再充電,這樣能延長電池壽命。
真相:手機不用等到電量耗盡再充電,過度放電不僅不能延長電池壽命,相反還會損傷電池容量。
「必須用完再充電」的說法來源於過去人們對於鎳鉻電池的認識。鎳鉻電池的部分充電(指電沒用完就充電)會產生記憶效應,使得電池容量暫時性減小。而現在的手機使用鋰電池,鋰電池的壽命與充電周期的完成次數相關。如果使用(放電)的電量達到電池容量的100%,就完成了一個充電周期,但不一定是通過一次充電來完成的。比如,如果一天使用了手機75%的電量,然後在夜間將設備充滿電,次日再使用25%的電量,那麼總放電量就達到了100%,也就是說,用兩天時間累計完成了一個充電周期。以此類推,也可能用幾天時間完成一個充電周期。
對鋰電池來說,過度放電(電量用完再充)和過度充電(時間長達12小時以上)對電池的容量都有損害。正確使用鋰電池的方法是電量不滿即可充,避免電量用完再充,也要避免過充。
(北京市科協、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