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套袋後這4種害蟲要小心,傷果能力驚人

2019-06-12     果樹小百科

來源:農業知識科普



對於果實套袋技術給果農帶來的便利和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農知君」也認同它在提高果品品種、高商品性和病蟲害防治方面的優點。但是,套袋的不當和選袋的錯誤,套袋後有些病蟲害不僅沒有防住,反而被這層外套隱藏,等摘袋時,悔之晚矣。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套袋後,因為不當和錯誤易發的幾種蟲害,主要是梨木虱、黃粉蚜、康氏粉蚧、蝽象等。

農業知識科普:有些害蟲在套袋後之所以會加重對果子的危害主要是紙袋提供的微域環境加重了具有喜溫、趨陰習性的害蟲及某些病害的發生。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套袋後常發幾種蟲害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梨木虱危害

梨木虱

梨木虱是梨樹上發生較為嚴重的害蟲,套袋技術普及後,研究發現梨木虱仍是危害嚴重的主要優勢種群。

危害形式:

直接危害:梨木虱若蟲入袋刺吸果面並分泌黏液,形成褐色大小不同的斑點;

間接危害:梨木虱分泌的黏液,經雨水沖刷流至袋內果實上,被鏈格孢菌等附生破壞表皮組織產生不規則的褐色或黑色病斑。

發生規律:早春梨木虱的主要越冬部位是梨園的落葉、枯草,占越冬總量的70%以上,其次為樹幹粗皮裂隙。因此,做好清園是對梨木虱進行防治的重要措施,刮除老樹皮及枯死枝、塗石硫合劑也是降低越冬蟲源的有效的方法。在第2代若蟲期即5月底6月初,集中時間對樹頭、背上、外圍等部位未停止生長的新梢進行摘心,大家可以觀察一下,這些部位的新梢上大多都有梨木虱。

抓住關鍵時期用藥

應在各代若蟲初孵化尚未大量產生黏液前及時用藥防治。

越冬成蟲出蟄盛期用藥。一般在鴨梨花芽吐白期為越冬成蟲出蟄盛期,正好是第1代卵出現初期。

第1代卵孵化盛期即第1代若蟲發生期用藥。此時第1代若蟲出現比較整齊一致,利於集中消滅。約在4月底5月初,梨樹落花達80%~90%左右時,噴施藥劑。

摘心後噴藥。5月底6月初人工摘梢後,立即噴1次。

果實採收後或落葉前後用藥。這時氣候轉涼,越冬代成蟲比較集中整齊,此時防治可大大降低越冬蟲口基數。

溫馨提示:須注意交替用藥、混配用藥,抓住關鍵時期用藥。噴藥要全面周到,良好的藥劑加上適宜的施藥技術才能起到好的防治效果。6~7月,正常情況下可不施藥,依靠麥田遷回來的瓢蟲及花蝽等天敵控制梨木虱種群數量。對第3、4代梨木虱即使施藥,也要選擇對天敵無毒害作用的藥物,充分發揮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

梨黃粉蚜危害

梨黃粉蚜

梨黃粉蚜個體小、繁殖快,棲息地點又較隱蔽,果實套袋後,藥劑難以觸及果實,從而造成危害。受害嚴重的梨園,蟲果率在40%以上,受害梨果商品價值大大降低。

發生規律:梨黃粉蚜1年發生8~10代,以卵在果苔、枝幹裂縫,以及秋稍芽磷上越冬,調查發現越冬場所以果台處多占80%,其次樹皮裂縫中。5月下旬該蟲即可爬到梨果實上進行危害,取食部位以萼窪處為主。梨黃粉蚜還可以從扎口不嚴的育果袋口進入,入袋後在果柄基部、果肩部等處進行取食。採收過早的梨果常帶梨黃粉蚜,在貯藏、運輸、銷售期間可繼續繁殖危害,引起梨果腐爛 。

防治方法:

加強管理:梨黃粉蚜代數多、以卵越冬、喜陰暗,宜早期防治;清園、果園生草、噴石硫合劑降低蟲口基數;改進套袋技術,選用優質防蟲的雙層育果袋,小林袋效果還不錯。

藥劑防治:5月中下旬加強入袋前的防治。6月份正是黃粉蟲陸續鑽袋時期;7~8月份為危害高峰期。可在這些關鍵時期採取藥物防治,藥劑可選用10%吡蟲啉3000倍液,35%賽丹1000~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

溫馨提示:套袋後要加強檢查,發現蟲害時,及時噴藥熏蒸殺蟲。為害率達20%以上的果園,建議解袋噴藥。

康氏粉蚧

康氏粉蚧

康氏粉蚧屬刺吸式害蟲,前期為害幼芽、嫩枝,後期為害果實並使果實呈畸形及果面有黏液。為害果實,集中在梨果萼窪、梗窪處,輕者有針尖大小的黑點,重則出現黑斑。

發生規律:康氏粉蚧在北方地區一年發生3代。以卵和少量的若蟲、成蟲越冬,越冬場所分散,據調查中心干占50%、主枝占50%,主要在翹皮裂縫處。第1代若蟲孵化後,主要危害樹體,第2~3代若蟲孵化後,進入果袋為害果實 。第1代若蟲發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第2代在7月中下旬,第3代在8月下旬。

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清園、綁縛草把、果袋消毒結合芽前刮樹皮、噴石硫合劑,控制果園害蟲基數。

化學防治:前期做好防治,即抓住第1代若蟲、控制第2代若蟲、監視第3代若蟲,藥劑可選擇25%撲虱靈粉劑2000倍、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48%樂斯本乳油1200倍、52.25%農地樂乳油1500倍等。

蝽象

主要是茶翅蝽、斑須蝽危害最嚴重,造成大量梨樹幼果脫落。危害果面,特別是套袋前幼果果面受害最重,套袋後,該蟲除了可入袋危害外還可以透過育果袋刺吸緊貼袋體的果面。

發生規律:蝽象類害蟲均以卵在雜草、樹皮裂縫及淺層土壤中越冬,第二年3~4月份,平均氣溫達10℃以上,相對濕度在70%左右時開始孵化,而後轉移至樹體上為害。成蟲十分活躍,白天潛伏,夜間活動取食,受驚時速遷,藥劑防治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6月~8月梨樹受害較重。不同園區蝽象為害程度有差異,水澆地梨園受害大於旱沙地梨園;梨園邊緣大於園內;梨樹與其它果樹混栽園大於純梨園。

防治方法

梨園蝽象類害蟲食性複雜,活動範圍廣,可以利用成蟲喜愛採食向日葵汁液特點,在梨園周圍種植向日葵進行誘殺。在成蟲出蟄期和低齡若蟲期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殺螟松、樂斯本、氰戊菊酯、高氯·吡,連噴2~3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_FOR2wB8g2yegNDayl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