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央企董事長的忠告:爬一座山需要10天,掉下來只要10秒

2019-09-27     老闆悄悄話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少年時期就被稱為書蟲,對艾柯卡、松下幸之助等國外大企業家的傳記手不釋卷,掌管企業後更是把書籍中的新思想、新理念轉化為自己的靈感之源。他平時不吸煙、不喝酒、不到娛樂場所,最痴迷的就是讀書。

以下是宋志平分享吉姆.柯林斯所著的《再造卓越》一書,詳細解讀了書中的五大核心觀點,並由此凝練出自己做企業的三大思想,讀後,想必你也會明白他為何能締造出2家世界500強企業。

01 世界上最好的企業,依然在走向衰落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叫《再造卓越》。

這本書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想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他也是著名管理書籍《基業常青》的作者,後來又寫了《從優秀到卓越》,然後便是這本《再造卓越》。

柯林斯在《基業常青》中分析了18家高瞻遠矚的企業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他回答的則是怎樣從平庸的公司變為卓越的公司,但等到2009年他著手寫這本《再造卓越》時,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就是在《基業常青》中的那18家案例公司有11家已經黯然失色了

當然也不只是這11家公司出問題了,大家知道金融危機過後,像雷曼兄弟、房利美這樣的美企巨頭都轟然倒塌了,所以這本書出版的時間點還是蠻有意思的。

那柯林斯在這本書中講了什麼呢? 其實他講的就是這11家公司遇到了什麼問題以及他們為什麼會倒下,同時,在經歷金融危機這場大災難時,為什麼還有一些公司從未放棄,甚至於後來又東山再起了,就像這本書的英文名字所表達的一樣,為什麼一些卓越的公司會倒下,而還有一些公司卻從未放棄

簡單地說,這是一本研究失敗的書,包括柯林斯自己也說,他這本書不是寫一些公司的光榮史,而是寫他們的黑暗史,但同時他又並不只是簡單地交代這些企業為什麼會失敗,而是寫了他們在失敗後該如何翻盤或者說能不能翻盤。

實際上,柯林斯是在講一個道理,就是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強者恆強,哪怕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企業,是當今時代的龐然大物,它依然可能正在走向衰落,只是他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而已。

這本書的核心也很明確,它就是想告訴我們,在任何一個時刻都應該看到自己的問題,同時不要去迴避這些問題,而是要去想想該怎麼來改變自己以應對外部的變化,最終重新振作起來。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一本消極的書,而是一本很積極的書,是一本分析企業失敗的原因以便讓我們知道該怎樣東山再起的書。

02 爬一座山需要10天,從山上掉下來卻只需要10秒

另外,這本書對於公司的衰敗提出了五個觀點或者說五個階段,我覺得很有道理,大家可以一一來看:

1.狂妄自大

柯林斯認為,一個企業在獲得成功後如果不能對這份成功有正確的認識,它就會狂妄自大,因為它放棄了自己最初的價值觀和管理準則,開始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了。

這讓我想起了2012年我獲得經濟年度人物時,郭鶴年老先生在台上的一段講話,他說,我們常講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實際上成功也是失敗之母,就是成功了以後,要特別的小心,否則成功了往往也就意味著失敗了

企業的成功其實是在多個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完成的,但很多管理者卻把成功歸結為自己的領導,以為是自己的英明決策帶領了公司走向成功,於是便開始狂妄自大起來,殊不知企業走向墜落的第一個階段恰恰就是這樣開始的。

2.盲目擴張

企業家在狂妄自大後便開始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於是什麼都想試一把,這樣便又陷入了盲目擴張的陷阱。

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認為,企業的衰敗其實是存在定律的,大致可以歸結為三點原因:

1)企業的衰敗往往是因為企業在擴張過程中人力資源跟不上,使得很多的崗位沒有稱職的員工。

2)企業的衰敗並不是因為沒有機遇,而是因為它遇到的機遇太多了,於是它便想著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最後卻一事無成,所以它衰敗了。

3)企業的衰敗並不一定是因為它沒有創新,反而可能是因為它的創新能力太強,以至於什麼都想嘗試一下,最終把戰線拉得過長,導致了衰敗。

當然,盲目擴張往往也意味著企業受到了外界的壓力。比如說華爾街希望企業的業績越來越好,但實際上企業不見得能達到它所期望的,所以企業就開始不停的擴張它的業務收入,去支撐它的股價,但總有一天它會支撐不下去,就轟然倒下了,這是企業衰敗的第二個階段。

3.漠視危機

在經歷了第二個階段之後,說明這個企業確實已經遇到問題了,盲目擴張把攤子鋪得過大,導致企業危機四伏,但這個時候有的管理者會怎麼想呢?他會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歸結到客觀環境的影響上。

比如說,最近金融有壓力,最近市場環境不好等等,總之,他能找到各種各樣客觀的理由,唯獨不認真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這個時候他的選擇是鴕鳥政策,把頭埋起來,認為自己熬一熬就過去了。

這個階段他漠視了已經存在的危機,而漠視危機又會使得企業問題的進一步惡化,所以很快便到了第四階段。

4.尋求救命稻草

終於,危機已經徹底暴露出來了,管理者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了,但這時他偏偏又開始了不切實際的幻想。

例如想請一個能力無比強大的空降兵CEO來幫助他解決困難,又或者做一場重大重組來修正財務報表,他確實會想很多辦法,怎麼救命怎麼來。

其實完全不必如此,這個時候管理者最需要的恰恰是回歸到他最初的核心的價值觀,回溯到他最初的管理原則,好好想一想當年自己是怎麼成功的。但這個時候他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做了,便只能在慌亂中尋求救命稻草,這就是他的第四個階段。

5.無聲無息

最後一個階段便沒什麼好解釋的了,被人遺忘,或繳械投降,或完全放棄,無聲無息的消失掉了。

在柯林斯看來,企業的衰敗過程往往都會經歷這五個階段,而且在時間上也存在著差異,有的企業可能經歷了30年甚至更長,有的卻只有5年甚至一夜倒下,就像我們爬上一座山頭可能需要10天的時間,但是我們從山上掉下來卻只需要10秒。 所以,企業的衰敗隨時都會發生,那些看似強大的企業或許也早已開始了衰敗的進程。

03 做企業,你必須明白這3句話

其實在中國建材內部,我也很推薦這本書,包括在今年的年度大會上,我也給我們的幹部講了大企業衰敗的這五個過程。

為什麼?因為我想提醒大家,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不能只看到我們的營業收入,只看到我們的眼前利潤,只看到我們世界第一的產品,我們更應該看到我們的短板是什麼?看到我們的危機是什麼?

我也總會講兩個務必來提醒我們的幹部,哪兩個務必?就是務必要謙虛謹慎,務必要艱苦奮鬥。

就像這本書中所列舉的很多企業,它們在走向卓越走向輝煌的過程中,其實也都很低調很謙虛謹慎,但等它們進入了世界500強,到了一個發展巔峰後,就變得腦子發脹,盲目起來,錯誤也就隨之而來了。

所以我希望我們能永遠保持著年輕、進取的心態,能夠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修正錯誤,不斷改進自己,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這一點都是非常重要的。

受這本書的啟發,我想可能做企業最需要注意的也就是三句話:

第一句話是穩健中求進步。

每一個企業都想進步,但前提是你要做到穩健,當然,你也不能光顧著穩健而止步不前。

所以對於一個企業家而言最大的考驗是什麼呢?就是要永遠平衡發展和風險之間的矛盾,不發展你會被淘汰,發展又要承擔風險,所以你只能在穩健中尋求進步。

第二句話是發展中求質量。

無論何時你都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不要蘿蔔快了不洗泥。在發展過程中你要思考該如何保持你的質量第一,保持你的客戶原則等等。就像這本書中所提到的倒金字塔模式,我們要把質量和客戶放在第一位,而我們的領導應該在最底端

第三句話是變革中求創新。

任何企業,如果永遠一成不變那它註定會失敗,但同樣要注意的是,企業的變革一定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不斷改善,不斷改良的過程

穩健中求進步,發展中求質量,變革中求創新,這是我經常和員工講的三句話也是今天想送給大家的三句話,不管是企業家,還是普通的企業幹部,我都希望大家能保持這樣的心態來經營好我們企業。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 | 宋志平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版權聲明 |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SXmdm0BJleJMoPMfV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