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水席的熱菜,分為四鎮桌、八大件、四掃尾。四鎮桌就是四樣鎮席硬菜,燕菜、蔥扒虎頭鯉、雲罩腐乳肉和海米升百彩,聽菜名就是很有分量的感覺。
燕菜,洛陽地區的燕菜多被叫做「牡丹燕菜」。1973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遊覽洛陽,洛陽的頭腦們便推出水席宴客。當時,名廚用雞蛋精心製作了一朵牡丹花放置在燕菜上。周總理看了非常高興,於是就說了句:」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開牡丹花」。從此,洛陽的燕菜便改稱為「牡丹燕菜」,有種唯我獨尊,是為燕菜之王的感覺。
牡丹燕菜
牡丹燕菜是洛陽水席的首菜,是必然會出場的首席花旦。主料有白蘿蔔、海參、 魷魚和雞肉。牡丹燕菜猶如盛唐時期艷裝而出的婦人,甫一出場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一朵色澤奪目嬌黃的牡丹花浮於湯麵之上,花艷、菜香、湯鮮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適口。
蔥扒虎頭鯉
蔥扒虎頭鯉,鯉魚選用的是孟津黃河所產的長須鯉魚,裝盤作張口昂首上撲狀。魚頭所向必是上座的尊者、長者,亦或貴朋,由坐在上座的人先動筷子,表示尊敬和禮貌。
雲罩腐乳肉,則由坐在下座的人先動筷子。相傳當年武則天所生四子皆令她不滿,唯獨對太平公主頗為賞心。後來太平嫁給薛紹為妻,送女兒出嫁時,武氏以自己的乳汁塗於肉上叫女兒吃下,讓女兒莫忘娘心。此事真假莫辨。該菜簡單說來就是用五花肉加腐乳做成了爛熟的紅燒肉。
雲罩腐乳肉
海米升百彩,就是海米燉白菜。這道菜也是有來歷的。武后要裁定天下,可舊臣不給面子,想加以阻攔。當時有老臣素服(白衣)上朝,為李唐悲。有人奏請武后治其罪,但武后卻說:「服有百彩之麗,愛卿何罪之有。」群臣聽聞,皆服其膺。
海米升百彩
「百彩」與「白菜」諧音,這就是「海米升百彩」的來歷。該菜柔而不膩,清而不輕。湯汁若玉脂晶透,白菜葉前端綿軟、後部肥厚,海米點綴其上,讓人望而生津。那還等啥,拿起筷子開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