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菜操作中很重要的一步,如何使食材更入味,值得收藏

2019-07-15     小喬的美食美客

滷菜製作,出菜後的要求和平時的炒菜一樣,都是講究的「色香味俱全」,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其中的「味」。味要是仔細來劃分,可以分成3種,一是口感,二是食材和香料之間組合而成的復合型香味,三是鹽味。今天我們來討論的就是第三種,鹽味,也就是平時常說的這個菜做的「入不入味,有沒有鹽味」。

這裡強調一下,關於給食材入味,其實主要還是食材與滷水之間經過滷製、浸泡等發生的物理變化過程,如果入鹽味了,香料味自然也就進去了。下面分3部分進行介紹:1,需要提前腌制的食材及具體操作;2,不需腌制,僅需泡製的食材及具體操作。3,兩個更易入味的訣竅。4,最後的總結。

一,需要提前腌制的食材及具體操作

需要提前腌制的食材,一般來說都是屬於粗纖維、肉質較為厚重的食材,這類食材必須提前腌制,用普通的食鹽或者炒椒鹽都可以。

1,豬肉、鴨肉、鵝肉:這三種食材可以歸為一類,因為腌制的方法差不多,具體如下。這三種食材,每10斤,需用鹽150克,腌制時間8-12個小時,夏天時間短點,冬天時間長點。

2,牛肉:牛肉比較特別,牛肉的肉質更厚,所以用量要多一點,10斤牛肉需要用到食鹽180克,腌制時間更長,夏天是一天的時間,冬天則需要腌制兩天。

二,不需腌制,僅需泡製的食材及具體操作

這類食材肉質比較薄,不需要提前腌制,只需滷煮完之後在滷水中燜制或者說泡製即可。這裡還需要強調一點,下面所說的滷製時間和浸泡時間要根據具體的食材來,看你用的是什麼樣的食材,要靈活掌握,這點很重要

1,雞:如果說是超過一年的那種雞,滷煮的時間需要一個半小時,關火之後還要浸泡兩個小時以上。但是如果買的是速成雞,很短時間就出欄的那種,開火10分鐘左右就得關火,浸泡4小時,撈的時候開火就要撈,不然雞很容易散架。

2,豬排骨、豬蹄、豬頭肉、豬尾巴等:同上面一樣,原生態的、飼養期較長的,需要滷煮一個半小時,然後燜制、浸泡一個半小時以上,如果是速成的那種食材,時間相應來說,最少要減去一半。

3,鴨脖、鴨翅、鴨頭、雞爪、雞翅等:這些可以歸為一類,這類食材更易煮透,所以入味所用的時間更短,一般是40分鐘,浸泡一個小時,如果是那種速成的肉質很容易爛的,時間也是最少減半。

三,兩個更易入味的訣竅

這裡還有兩個訣竅和大家分享一下,對於食材入味很有幫助:1,開始準備滷煮之前,將食材放入沸水中,先煮上幾分鐘的時間,然後撈出來,再放進滷水中開始滷製,先大火煮十分鐘左右,再改小火。2,食材經過燜制、浸泡後,取出來之前,要重新將滷水大火燒開,在沸騰的狀態下煮五分鐘到十分鐘,然後將滷肉取出來放涼,入味效果更好,這個就相當於炸制食材時的復炸,也可以稱之為「回鍋」,經過這一步,食材不僅入味,而且口感會更佳飽滿和筋道,這也是很多酒樓做滷肉時的常用技法。

四,最後的總結

1,肉質比較厚的食材需要提前腌制,薄的滷製、浸泡即可。2,也可以靈活掌握,只要掌握住時間,所有食材都可以浸泡入味,而不是說必須要腌制,這個就靠自己慢慢積累經驗了。3,滷製和浸泡的時間,跟食材有很大關係,就如上面說的飼養期一年的雞和速成雞的滷製和浸泡時間,差別就很大,一定要靈活運用。4,燜制或浸泡食材的時候,切忌開蓋、切忌晃動鹵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OU-DGwBmyVoG_1Zdc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