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是一類特殊人群,她們在患感染性疾病時,也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是目前絕大多數抗生素對胚胎及胎兒有許多不良影響,所以常常遇到孕婦或家屬諮詢,哪些抗菌藥可以用,哪些抗菌藥不能用?
今天我就統一為大家進行解答,尤其是家有孕婦的朋友圈們一定記得收藏起來哦!因為不僅關係到孕婦的健康,還關係到寶寶的健康!
要了解這部分內容,就必須要熟悉FDA關於孕產婦用藥的分級標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根據藥物對胎兒的致畸情況,將藥物對胎兒的危害等級分為A、B、C、D、X五個級別:
孕婦禁用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幾類
1、氯黴素類
氯黴素類在肝臟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而解毒,經腎臟排出。它能經胎盤轉入胎兒體內,因胎兒肝內酶系統不健全,腎臟排泄能力差,如果用氯黴素易導致體內蓄積,易產生「灰嬰綜合徵」。
表現為發紺、呼吸不規則、嘔吐、腹脹甚至循環衰竭而死亡。還可損害胎兒造血系統,引起胎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粒細胞缺乏或再生障礙性貧血。因此孕婦禁用。
2、四環素類
四環素類是典型的致畸藥,在孕早期使用會導致胎兒四肢發育不良和小肢畸形;孕中期它抑制胎兒骨骼生長,並影響胎兒牙齒髮育,導致胎兒發生先天性白內障、乳齒髮育異常、乳齒黃染;孕晚期引起乳齒及骨骼四環素沉積而呈黃色,並可導致孕婦暴髮型肝功能衰竭、腎功能失調,因此孕婦禁用。
這類抗生素主要有四環素、土黴素、金黴素、多西環素(強力黴素)等。
3、磺胺類
復方磺胺甲噁唑(復方新諾明)易透過胎盤進入胎體,與胎兒血中的膽紅素競爭血漿蛋白結合部位,使血中游離膽紅素增高,易引起核黃疸,因此孕婦禁用。
4、甲硝唑
甲硝唑對滴蟲和厭氧菌感染有良好療效,但易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因對嚙齒類動物(如鼠)有致癌作用,對細菌有致突變作用,故認為對胎兒可能有致畸作用,因此孕婦禁用。
5、喹諾酮類(氟喹諾酮類)
如諾氧沙星(氟哌酸)、環丙沙星等。這類藥物對胎兒雖未發現有致畸作用,但可干擾DNA的合成,故妊娠早期不宜使用。其次,喹諾酮類藥物會導致跟腱斷裂,孕婦不宜使用。
其次,還有一些藥物也會對胎兒及孕婦有一定的影響,如兩性黴素B、灰黃黴素等,對神經系統、血液、肝臟和腎臟有較大的毒性。灰黃黴素對胎兒有致畸作用,也可能引起流產。
孕婦可選用的抗菌藥物有哪些?
1、β-內醯胺類
絕大部分β-內醯胺類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其它β-內醯胺類、β-內醯胺抑製藥,屬於B類。
本類藥物毒性低,對胎兒及母體均無明顯影響,也無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時可選用。
2、大環內酯類
紅黴素、阿奇黴素,屬於B類。
提醒:紅黴素有肝毒性,不宜長期使用。雖未證實,但有資料顯示:長期使用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畸形的風險,可能會造成嬰兒的幽門狹窄。
3、林可醯胺類
林可黴素(潔黴素)、克林黴素等,為B類藥。可通過胎盤並進入乳汁,無對胚胎不良影響的紀錄,相對安全。
最後我總結一下:那種怕影響胎兒而拒絕用藥的觀點是錯誤的,如果孕婦生命有危險,胎兒還談何安全。所以,在孕婦用藥的問題上,應分清矛盾的主次,全面兼顧。
如果孕婦持續發燒,或者患有癲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疾病等,應該及時就診,醫生可以選擇既治療孕婦疾患又對胎兒傷害最小的用藥方案,儘快恢復孕婦健康才是最有利於胎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