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養生好時節,你的安康我陪伴

2019-09-12     儲護士來了

一年一中秋,圓月圓相思。中秋不僅是家人團圓的日子,也是吃貨們大飽口福的日子,秋季養生吃些什麼傳統食物好呢?跟著我一起看看吧!

螃蟹:養筋益氣,解結散血

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菊黃蟹肥,熱一壺小酒,窩在沙發追著劇,在秋風颯爽的日子裡吃得滿指蟹油,算得是秋日裡最難得的愜意。

秋季剛好是螃蟹生長最好的時候,這個時期的螃蟹不僅肉厚肥嫩,還味美色香,特別是「大閘蟹」,更是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是蟹中之上品。綿軟的蟹黃和蟹膏還有白嫩的蟹肉,都在等著你哦~

鴨子:清熱排毒,滋陰補

《本草綱目》中有記載:鴨肉有清熱、排毒、滋陰、增強人體免疫力、補肺、潤燥、養顏的作用,而且對咳喘、便秘有一定的功效。

桂花酒:暖胃驅寒,驅濁化濕

農曆八月中正式桂花暗香浮動的時候,花香忽遠忽近,無可捉摸。

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把桂花夸作花中一流,桂花酒也當可為酒中一流。

那金黃的色澤分明浸入了人間的真情,那粘稠的液體當是棉柔著塵世的酸甜,它的功效又何止化痰散瘀、祛風禦寒、潤腸通便、潤肺清燥、健胃止渴,飲之當神爽氣朗,透體通泰。

柚子:降糖減脂,美容養顏

你知道嗎?中秋除了吃月餅,柚子其實也是中秋節必備品之一。柚子圓圓的象徵團圓,柚子諧音遊子,因「柚」與「佑」諧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吃點甜膩的月餅,再吃點甜酸多汁的柚子,既開胃,又解油膩,讓口腔充滿清爽感。南方的中秋習俗還會用吃完的柚子皮做成可愛的柚子燈、柚子帽...

月餅:月圓人圓,應情應景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時期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正是讚美月餅的酥甜。發展至明朝,月餅被賦予了團圓的雅意,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

小小的月餅里,寄託著中國人的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輕咬一口,喚起我們曾經的記憶。不管你是漂泊在外,還是和家人團圓,望著天上的那輪圓月,吃一口月餅,追憶一段往事。

醫生提醒:這6類人吃月餅要謹慎

1、十二指腸炎或胃炎患者

月餅會刺激並增加胃酸分泌,對病情不利,這類患者特別不能在空腹時進食月餅。

2、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患者

高血脂患者應少食月餅中的蛋黃餡。另外,月餅吃太多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臟缺血甚至誘發心肌梗塞,應淺嘗即止,且不宜在晚上吃。

3、膽囊炎、膽石症患者

多食月餅會影響膽汁分泌,可誘發急性胰腺炎和膽囊炎。

4、糖尿病患者

即使是無糖或低糖月餅,仍含有不少可在體內轉化為糖分的澱粉,多吃易致血糖升高,如有需要應適當增加降糖藥量或胰島素的攝入量。

5、齲齒人群

月餅中大量的糖分可致齲洞加深,引發牙髓炎,建議吃完要及時刷牙。

6、脾胃不足者

以老人和小孩為主,這兩類人消化吸收能力都不強,過食月餅易致消化不良,甚至誘發消化系統疾病。

溫馨提示:中秋節前後親朋好友聚會,不知不覺吃撐了,肚子又飽又脹很不舒服,怎麼辦呢?對此,康芪中醫堂提供了下面兩個簡單的「補救」措施,對消滯十分管用:

1、取一截陳年老蘿蔔乾,切片泡水喝。

2、取麥芽、谷芽各15克,加一碗多水煮成一碗水喝。

中秋養生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心情愉快

中秋夜,許多多愁善感的人會懷念已故的親人,尤其是老年人,就會在精神上出現不快,心情壓抑,思維就會出現偏執。

中秋養生應注重培養樂觀的情緒,靜享收穫累累碩果的喜悅,保持內心寧靜,收神斂氣,為陽氣潛藏作好準備。

2、艾灸足部穴位

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係,艾灸足三里和湧泉穴等部位,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的作用。

同時,秋初暑氣由盛而降,朝涼夜熱,日夜溫差變化大,這種涼熱不定的天候,最容易感冒。艾灸足部穴位有助於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3、飲食少辛增酸

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因為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 。

從食物屬性解釋,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氣。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過量。至於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涼性食物。

最後,我在這裡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月圓人圓事事圓,一切圓滿美好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_aLNI20BJleJMoPMKz-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