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均凱:中國食品添加劑與配料協會新資源食品專業委員會,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功能食品研發與評價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新資源食品級食品營養研究相關工作。
概要:功能糖的定義、種類、功效其在我國現行法律框架下營養聲稱及營養標籤的標註形式及樣本說明。
正文:
功能性低聚糖(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是由2~10個相同或不同的單糖,以糖苷鍵聚合而成;具有糖類某些共同的特性,可直接代替糖料,作為甜食品配料,但不被人體胃酸、胃酶降解,不在小腸吸收,可到達大腸;能夠促進腸道有益菌增值。
目前為止,經國家衛生部批准的碳水化合物類新資源食品共有11種,分別為L-阿拉伯糖、異麥芽酮糖醇、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棉子低聚糖、菊粉、多聚果糖、酵母B-葡聚糖、透明質酸鈉、蚌肉多糖。
人類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是通過食物經過消化道轉化為葡萄糖進而運輸到血液中進行利用、儲存、異生等;而未被消化吸收的部分則是到達結腸部位進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二氧化碳、氫、甲烷等。如果再有多餘的部分則隨糞便排出。
功能性低聚糖具有縮短腸道轉運時間;為腸道內400-500種定植菌提供碳源和能量。
發酵產物SCFA(短鏈脂肪酸);促進礦物質吸收;抑制腐敗物生成;結合毒素;影響腸上皮細胞分化;降低血糖應答等代謝特點。因此在市場上通常用於排便習慣的改變、促進益生菌繁殖改變細菌代謝、降低腸道pH、骨骼健康(鈣)、抗結腸癌的潛在作用、血糖穩態、控制體重等相關的食品開發中。
在當前我國法律框架下,食品的聲稱是一種陳述,是對某事物的來源、營養性質、天然屬性,或經過處理、加工、合成過程而產生的特徵或其他的任何特徵所做的說明、建議或暗示。包括營養聲稱和健康聲稱。國家現行頒布實施的營養聲稱GB28050-2011對食物營養性質進行了說明、建議或者暗示。在對食品聲稱中可進行含量聲稱、比較聲稱及特定的功能聲稱;在對保健食品聲稱中可進行功能聲稱、其它功能性聲稱、降低疾病風險等聲稱。
在食品營養標籤的書寫上,可將功能性低聚糖列入碳水化合物這一大類中進行書寫,也可單獨標註到營養成分表的上方。但對功能聲稱方面,只能以膳食纖維相對應的功能進行標註(膳食纖維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腸道功能/是低能量物質),並且要符合國家相關法規中含量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