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實施方案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加速落地

2024-06-25     千龍網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後,多地密集出台地方版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方案,細化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包括廣東、江蘇、上海在內的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正式印發了針對工業領域的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另有貴州、重慶兩地發布了相關實施方案的徵求意見稿,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相關政策正加速落地。

抓好重點任務

作為本輪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的重點任務,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升級得到了各地的普遍重視。記者注意到,已發布相關實施方案的各地均結合自身實際,就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升級布置了具體任務。

例如,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浙江省工信領域推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中提到,2024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現大型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到2027年,「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全覆蓋,新增未來工廠80家、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600個(家)」。

在綠色化升級方面,《寧夏回族自治區推動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實施方案》將實施綠色裝備推廣行動列為主要任務,提出到2027年,全區規模以上企業生產、用能、輸配電設備全部採用高效節能綠色裝備。

「數字化和綠色化是今後工業領域發展的前沿趨勢,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政策的引導將促進企業加快在這兩個領域的投入和探索。」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特約研究員田惠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抓好這兩個重點領域將有助於提升我國工業的整體競爭力。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從宏觀的角度看,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著力向數字化和綠色化發展,對我國構建全球領先的先進位造業體系和現代工業新生態文明具有積極意義;從工業企業的角度來看,數字化和綠色化更新可能需要較大的投入,但長期來看,它能夠降低維護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做好保障工作

「工業設備領域不是簡單地淘汰舊設備更換新設備,整個產業發展的思路、模式和路徑都將發生變化。」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副教授胡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淘汰設備處理、技術人員及資金短缺等問題,需要政策進行支持和引導,並需要政府持續跟蹤企業設備更新工作的進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為支持和引導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順利進行,各地相關實施方案從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強化標準引領、加強要素保障等方面入手,就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部署了詳細的保障措施。

例如,對於工業企業在設備更新時面臨的資金難題,多地加強財政金融協同,拿出「真金白銀」給予支持。《湖北省推動工業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到,對製造業企業以生產性設備改造更新為主要內容的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按照項目生產設備購置額的10%予以支持,最高1000萬元。

另外,《方案》提出,省級財政對製造業企業採用直接融資租賃設備方式開展的技術改造項目給予支持,按設備融資租賃合同額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15%給予補貼,補貼期最長2年,單個工業企業每年最高補貼100萬元。

「加大財政對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的支持力度,同時鼓勵金融機構為設備更新項目提供優惠貸款、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能夠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田惠敏表示。

未來,各地如何進一步做好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的保障工作?宋向清建議,在強化標準引領,加強要素保障等方面,各地要進一步強化新型智能裝備應用類設備更新激勵機制和智能工廠建設方面的要素保障,推動人工智慧、第五代移動通信、邊緣計算等新技術在先進位造行業的深度應用。另外,要加快固廢處理和節水設備更新標準制定和實施,以實現工業設備更新與產業體系建設同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956c20a9ab67986a51a56f23376e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