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來為皇家棋子,面對母家與夫家的明爭暗鬥,遭受喪夫喪子的痛苦

2023-12-16     一畫書畫

原標題:生來為皇家棋子,面對母家與夫家的明爭暗鬥,遭受喪夫喪子的痛苦

看過《鹿鼎記》的人,一定不會忘記那個有些刁蠻任性卻也心地善良的建寧公主,與影視劇中的建寧公主不同,這位從小就不被重視的公主的一生,只能用淒涼悲慘來形容。而建寧公主這一稱號,不過是後人可憐她而給她的名號而已。和碩恪純長公主,這才是伴隨了她一生的讓她深陷痛苦深淵的名字!

皇太極皇子眾多,皇女更是數不勝數。而後宮一貫是子憑母貴,沒有高貴的家世背景的庶妃只能靠著微薄的俸祿勉強度日。皇太極始終十分寵愛他的海蘭珠,對其他妃子並不十分上心,而和碩公主的母親就是那些妃子中的一個,故和碩公主自幼不曾被父皇寵愛過。雖然自己與母妃的生活不算富貴,但是在宮中還是要比宮外的尋常人家幸運些。母妃來自遙遠的蒙古,擅長音律舞蹈,天資聰慧的和碩公主便經常跟隨母親學習技能,受到滿蒙兩族文化的薰陶,和碩公主心胸寬廣為人溫和,精通兩族文化,在宮中眾多公主中也算是較為出眾的那一個。

宮中的公主們都是看似光鮮亮麗,但是她們都逃不開作為政治籌碼的命運。作為皇室子女,在外人看來能夠為國家出一份力,就是無尚的榮耀,但是只有這些公主們自己知道其中的苦楚。不論是遠嫁和親當成結盟的禮物,還是指婚給重臣家屬作為鉗制棋子,她們都無法左右自己的人生。雖說公主的身份不會讓她們在夫家受到委屈,但是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連帶關係,讓她們生活的始終小心翼翼。

十三歲那年,眼看著平西王吳三桂的勢力越來越大,皇太極只好選擇用聯姻的方式適當制約吳家。宮中人人都知道此次聯姻的目的,也知道雲南山高地遠,誰也不想成為那個被指婚的人。和碩公主作為當時年紀較大的一位,倒是對這種既定的命運沒有太大的起伏。果然,聖旨一下,她被指婚給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但是跟她所想的不一樣,那個她從出生到現在都很少見到的父皇居然對著朝堂上下說,自己不捨得女兒遠嫁,要讓吳應熊留在京中,方便公主時常回宮。

和碩公主沒想到這門婚事會比她想像的幸福一點,也沒想到那麼粗魯野蠻的吳三桂會有一個跟他截然不同的溫和有禮的兒子。跟吳應熊成婚後,他們夫妻二人住在專門修建的府衙中,從小沒有受到過過多關愛的和碩公主十分依賴對她照顧有加的吳應熊,並且沒有遠嫁還可以時常進宮看望母妃,這讓和碩公主十分滿意。但是,嫁到吳家之後,從未經歷政治事情的和碩公主隱隱約約的察覺到公公吳三桂的野心,作為吳家的兒媳更作為愛新覺羅家的子女,和碩公主時常側面勸誡吳應熊不要心存二心。

原本夫妻二人平淡無常的日子過得很是順遂,然而在康熙年初,康熙對和碩公主這個姑姑變得異常重視起來,不論是大小宴會,總要派人接她進宮一同參加。而自己的夫君吳應熊,更是頻繁的跟遠在雲南的吳三桂聯絡。聰慧的公主不會不知道是事情變得嚴峻起來,但是一方面是她相濡以沫二十多年的夫君,另一邊又是整個大清,公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面對著康熙的旁敲側擊,公主只能據實相告,而每次回到家,吳應熊也表現出了對她的防範。這讓公主抑鬱不已。

康熙十三年,積蓄了多年的吳三桂終於起兵造反,吳應熊和長子因為與吳三桂勾結,被康熙當即下令處死。由於和碩公主和年幼的次子沒有參與造反事宜,所以康熙就派人把公主和小世子以及吳家在京中的所有家眷都圈禁了起來。吳三桂的勢力之大讓大清用了足足七年的時間才斬除了他的餘孽,而這七年里,和碩公主都被封閉在小小的暗宮中不見天日,外面發生了什麼她也不得而知。為了以儆效尤,讓後人斷了他們的反叛之心,康熙決定殺一儆百,同時也是斬草除根以絕後患。和碩公主所生的孩子自己所有的吳家血脈統統被斬首示眾!念及和碩公主的身份,康熙留了她一條命,但是家破人亡的痛苦遠遠比一死了之難過的多。

康熙的盛世已經與這個心如死灰的女人無關,即便康熙保留了她公主的頭銜和俸祿,但是,她的生活如同一灣死水,了無生機!

生來為皇家棋子,面對著母家與夫家的明爭暗鬥,還要遭受喪夫喪子的人間苦楚,和碩公主的一生實在太過悽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7b653177bcf0c1a66ff24bb0b275f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