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會議後,有兩人密報毛主席:彭德懷在暗地煽動軍隊

2024-10-09     一畫書畫

1959年8月18日,軍委在北京召開擴大會議,這是為貫徹落實廬山會議、在軍隊系統肅清彭德懷影響而召開的。會議通知,在8月11日的廬山會議結束前,就已經發出,做好開會準備。毛主席將此次會議,交給書記處主持,書記處委託軍辦廳、總政承辦,會議地點是中南海懷仁堂。

會議召開的前10天,主要是聽取廬山會議精神的傳達,閱讀廬山會議的相關文件。到8月29日起,原先的15個小組,被改編為2個綜合組,彭總和黃克誠各參加一組,接受會議批判。此次會議到底如何安排的?

彭總事先並不知情,但還是遵照廬山會議時的態度,主動且坦率地做出了檢討,同時表示願意誠懇接受批判,肅清自己在軍隊的「錯誤影響」。彭總以為,自己這樣做了,自己的問題就能得到妥善解決,外界對自己的錯誤看法能煙消雲散,自己能平穩落地。

可是,彭總預計錯了,而想徹底打倒、讓他爬不起來的人,也想錯了。會議的進行過程中,在分批揭發審判時,很多人選擇不發言,或者發言內容極少涉及彭總問題,只是「淺嘗輒止」的表態。因為他們無法相信,人們素來敬重的元帥、大將,怎麼成了壞蛋分子?

很多人在私下閒聊時,議論紛紛:「就這樣走走過場就結束吧,不要磨蹭了,下面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做呢。誰有閒工夫在這一直耗著!」可是,他們的想法太簡單、太天真了。在硝煙瀰漫、流血的戰場上,他們個個足智多謀、驍勇善戰。但在這個不直接見血的戰場上,他們就個個都是新兵蛋子。

8月20日,柯慶施、陳伯達就分別給毛主席、少奇打電話,報告會議情況:「會議開得糟透了。」「彭表面做檢討,暗地裡煽動軍隊進攻。」「他根本不服廬山的氣,妄圖借他在軍隊的地位,翻廬山的案。」

不僅如此,康生還煞有其事地跑到毛主席的書房,說明問題的重要性,請求毛主席親自出馬,扭轉局勢。要求將此次擴大會議再延長、再擴大。當天晚上,得到錯誤信息的毛主席便找來少奇、周總理等人,商議會議進程。並高效率地在當晚做出決定,會議延長到9月12日,參加會議人數從160人增加至1061人,另增50名有關人員列席參加會議。

歷史證明,陳伯達之流的話,完全是危言聳聽。吳法憲在擴大會議中,曾發言:「在這裡,我要向彭討還血債!」此話一出,全場驚愕,眾人全都用莫名其妙的眼光盯著他。吳法憲隨即開始了他的表演,編造起了長征的故事。

1965年11月底,彭總來到成都,從事西南三線工作。1966年底,從北京來的紅衛兵小將,深夜突然闖入成都的彭總家中,將其綁到北京「隔離審查」,徹底「隔絕」於世。在這麼些年裡,彭總一直勤懇工作,或是居家休養,沒和軍隊有過任何聯繫。一些軍隊方面的事和人,他能免則免,根本不存在所謂「煽動軍隊」。

1978年12月,一切真相大白,彭總的骨灰重回北京,得到平反昭雪,恢復名譽,進入八寶山內供後人瞻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3b0224aab42c01e77404cd30b022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