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國不給德國提供糧需,那麼德軍最少損失三分之一的戰鬥力

2023-12-19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如果法國不給德國提供糧需,那麼德軍最少損失三分之一的戰鬥力

1941年爆發的蘇德戰爭可以說是二戰歷史中最激烈也是傷亡最慘重的部分,這次戰爭的爆發也不能怪別人,主要來自德國的挑釁,為了消化自己國內工業所產生的巨大產能,德國把這個目標瞄到了蘇聯那裡。蘇聯作為老字號的大帝國面對德國的閃電戰也不甘後退,毅然開啟了防衛戰。

不過戰爭的開始,蘇聯看起來似乎不堪一擊,這主要是德國開啟了攻打法國那樣的戰鬥模式,使用密集的火力、在大機械化的坦克部隊開路下,德軍火力猛開。這樣猛攻的架勢讓蘇聯顯得比較的被動,所以在前期蘇聯都處於一路被碾壓的狀態。

雖然德國的閃擊戰比較的狂野,但是蘇聯並不是一個小國家,它有著廣袤的土地和強大的人力資源。在打持久戰方面略占上風,對於德軍一兩個月拿下國家的心臟莫斯科來說還遠著呢,所以儘管在德國的炮火猛攻下,蘇聯依舊臨危不亂。長期的戰爭消耗勢必讓德國的缺陷暴露了出來,因為德國軍人大都是來自本土國家的種地大漢,當大部分農民棄鋤拿槍,也意味著本國的糧食供應不足。在長期的戰爭消耗中,軍隊儲糧由誰來供給,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其實在與蘇聯作戰的前一個月,德國的東方事務司就開始向自己的前線部隊發出公告,強調自己本國內生產的糧食要供給本國自己的普通民眾使用。而與蘇聯作戰後的三年內不能在淪陷區獲取補給。同時他想到一個比較實際點的辦法,那就是讓自己的殖民地法國提供糧食,以供自己軍隊三分之一的軍人吃飽。

剩下的糧食供應問題就分到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淪陷國的身上,換句話來說如果當時法國沒有把這份糧食供應給德軍,德軍戰鬥力將會下降三分之一,這樣以來會不會減少蘇德作戰的時間,從而讓二戰輕鬆呢?

給德軍後備提供糧食無數並非法國的心愿,無奈自己是個亡國只能聽話照做。其實僅憑法國提供的那點糧食也不能維持整個德軍部隊,頂多的就是能超過預期一點點。這個時候德國就開始想辦法,所以每在占領蘇聯一個地方都會去搜刮糧食,這一點更能在記錄中體現,據說當時德軍被下令撤退時,即使在蘇聯紅軍的炮火連天的環境下,也不忘帶走自己搜來的糧食。

當然,蘇聯是不允許敵人這麼做的。還是史達林比較的硬核,乾脆一把火給燒光,讓敵人地皮都撈不到。這樣做雖然有點狠,可是卻也行得通。每當蘇聯紅軍在撤退的時候,都會一把火給土地燒掉。這樣做確實對農民不利,可是也只能通過這個焦土戰略讓德國人一無所獲。可是狡猾的德軍又會在紅軍過來反攻的時候來搜一批糧食,這樣紅軍撤退時也毫無辦法,只能苦了百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71ee8acfd0fe47d197cdf57ca53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