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到底有多囂張連謹慎的張廷玉都勸雍正殺他?

2023-11-09     郝傑

原標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到底有多囂張連謹慎的張廷玉都勸雍正殺他?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是個重要人物,也是個狠人。前期是雍正府中的一位包衣奴才,這位奴才可不是一個認命的奴才,而是不甘於命運的奴才。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往上升。雖然年羹堯立下不可磨滅的戰功,但官做大了,妄想左右逢源,囂張跋扈,而且還是殺伐果斷心狠手辣。有意留他一命的雍正,不願因兔死狗烹而被天下人戳脊梁骨,而最後痛下殺手的導火線竟然是張廷玉。

張廷玉這人很穩,他謹守:「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箴言。該辦什麼事,他從來不含糊,不該說的他從來不說。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會惹出麻煩來,張廷玉這一點就做的很好,盡心做好自己職責的事,完成的很好,做事沉穩,基本沒出現過差錯,也從來不在雍正面前說別人的是非,他從不收任何人的禮,包括自己的門生故舊。在「九子奪嫡」第一次廢太子以大局為重力挺「廢太子」,與康熙不謀而合。後來也是雍正繼位的功臣,被雍正所器重。那張廷玉為何要勸雍正殺了年羹堯呢?

一、年羹堯妄想左右逢源,而且還是殺伐果斷心狠手辣。

江夏鎮的事件,更能看出年羹堯的兇狠殘暴。當時江夏鎮的男女老少和官兵共計七百多名,一夜之間就這麼被年羹堯血洗,這其中大多數是無辜者,殺伐心狠手辣的年羹堯,說殺就殺,真是不愧是無毒不丈夫。

更何況是雍正和十三爺派年羹堯去江夏鎮抓劉八女的,借著有兩個厲害人物撐腰,自己就假公濟私,趁機血洗江夏鎮,發了一筆橫財。何樂而不為呢?

畢竟像他這樣的想成大事者,需要錢財來籠絡人心,為他賣命的將士,所以錢財難免就是他的主要目的了。而江夏鎮就是有錢的地方,早在雍正當年下江南賑災回京途徑江夏鎮之時,張五哥的父親說過這錢吶,除了皇帝,說的上最富有的就屬劉八女莊主和他姐夫任伯安了。試想當地百姓人人皆知的事情,年羹堯愛財之人隨便都能打聽到。

年羹堯的很多做法讓大臣都對他不滿,當將軍任職的時候更是囂張跋扈,而且經常殺戮。運糧官員在路上遇到發洪水,遲到一天,殺人不眨眼的年羹堯二話不說便將其斬首。

在與對手羅卜藏丹津對戰時,年羹堯找不到對手的藏身之地,他的惱怒竟然殺士兵來為一已泄憤。雖然他的這些做法很殘忍和瘋狂,但朝廷正缺人帶兵打仗的人,都不敢多言,連雍正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待他回朝時,面對百官跪迎,他傲慢無視,竟然不下馬,就是在場的隆科多都非常氣憤罵了句:「什麼東西。」

所有官員對年羹堯的做法只怒不敢言,至少張廷玉很厭惡年羹堯。年羹堯還跟在場的士兵和官員說:「只知道軍令而不知政令。」這給雍正甩了一個大耳光。又因居功自傲,要挾雍正封賞功臣,他的做法無非是目中無人,連你雍正我都不放眼裡。而還推舉「年選」,擠占朝廷的人事任免權。

二、年羹堯目中無人,殺了張廷玉救命恩人孫嘉誠

在雍正煞費苦心,派遣孫嘉誠推行新政,是給年羹堯警示,收斂自己,做事不要太張揚。可是年羹堯才不吃你雍正這一套,直接殺了孫嘉誠。

說到孫嘉誠,他與張廷玉是生死之交,交情深厚。在科舉舞弊案的時候,張廷玉拿不准主意,要不要大義滅親,一直都無法做抉擇,畢竟是他弟弟張廷璐。

這時,孫嘉誠來張廷玉家說服張廷玉上事彈劾張廷璐。因此這一來還救了張廷玉一命,因為當時張廷玉遲遲沒有做出表態,雍正是多疑之人,如果張廷玉再不表態,雍正就會懷疑張廷玉對他不忠,跟老八結盟。所以孫嘉誠這一來說明白了對他不利的關係,並且還給張廷玉寫好了奏摺,就是因為孫嘉誠寫的這份奏摺才保住了張廷玉的命,也在雍正那裡站穩了腳跟。

而張廷玉的這個救命恩人孫嘉誠被年羹堯這麼殺死了,張廷玉能不記恨嗎?他心裡早已痛恨的咬牙切齒的了,肯定在等時機成熟報此仇。

年羹堯肆意妄為的做法惹起眾多大臣們的激憤,康熙只好對他一貶再貶,貶去守城門了。誰知年羹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穿著黃馬褂守城門,還招搖過市。這些張廷玉都看在眼裡。

三、張廷玉覺得時機成熟了,再不勸雍正殺年羹堯,他日還會東山再起

年羹堯悲劇結局的導火索應該就是孫嘉誠。年羹堯殺死孫嘉誠,也是惹怒了平時一向做事謹慎的張廷玉,張廷玉一直等待時機為孫嘉誠報仇。張廷玉之所以一直選擇按兵不動,張廷玉很清楚這個時候自己不能做對年羹堯不利的事。原因是胤禩八爺當時的做法就是想讓雍正殺年羹堯,所以雍正此刻想殺年羹堯的心裡還是矛盾的。年羹堯此時還是死不了,更何況他手裡的兵權也尚未收回。

張廷玉覺得要報此仇,必須等待時機成熟,不能過早暴露自己,讓自己身陷囹圄,所以張廷玉只能選擇等。最終等到年羹堯在雍正那裡徹底失勢了,被貶到杭州守城門。所以各地方官員和眾臣都站出來彈劾年羹堯的時候,張廷玉才發出了致命的一擊。

當雍正詢問:「年羹堯真的該死嗎?」

張廷玉已覺察到雍正憤怒情緒,年羹堯的所做所為已損害到雍正威望了,再不殺年羹堯整個官場可能將失控。張廷玉說,年羹堯在杭州守城門,竟然不收斂自己「鋒芒」,穿著黃馬褂四處招搖,目的無非在炫耀西北平的戰功,是想告訴世人鳥盡弓藏,敗壞雍正的名聲,因此年羹堯不死也難於服眾。

朝廷正在整肅吏,各個地方糧用正吃緊,年羹堯僅僅貪污一項就高達460萬兩的巨額,何況他的做法還有大不敬之罪九,跋扈之罪十。違法亂紀,即使年羹堯功過相抵,其餘罪過加在一起,但他仍然死有餘辜。

"此人一日不去,皇上聖名就一日受到沾污。」雍正聽後,手這一抖擻,可想而知有多大的殺傷力,這句話才是雍正心頭的那根刺,刺入骨髓。年羹堯必死無疑了,雍正不得已才安排李衛去鴆殺年羹堯。

四、雍正下旨李衛去鴆殺年羹堯,面對死年羹堯還是淡定不了,失聲嚎啕大哭

李衛收到聖旨後很是悲傷,畢竟當年他和小翠之間的事,年羹堯為他們求情,才成全他們,要不然早就被四爺趕出府了。況且他們倆在一起之後,年羹堯對他們也有過幫助,這麼說年羹堯還是他和小翠的恩人。

所以小翠問,能有什麼事非得要他死,還叫李衛寫個摺子保年羹堯。

李衛罵了一句:「婦人之見。」

李衛悲傷歸悲傷,可他不得不執行雍正的命令,皇帝是最大的,而且他也只忠於雍正。

小翠哭了,去給年羹堯做了一頓吃的,算是儘儘一份心意。

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軍每天消磨時間的方式就是跟一個放牛娃玩遊戲,落魄至此可悲可嘆。李衛這一來,年羹堯就算明白,他的命也是過不了此關卡了,年羹堯是殺人不眨眼的人,面對死也是無法淡定,失聲嚎啕大哭,才飲下鴆酒自殺。年羹堯沒想到,他竟然死在一個文人手裡。

這次打擊對於雍正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就開始以強硬的手段堅決的推行新政。後來雍正變本加厲清理八爺黨,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啟下了作用。

五、結語

年羹堯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之路,真是可悲可恨。雍正本無意置於他死地,貶低官職守城牆,是讓他收斂自己好保他一條命,也不至於讓雍正落個兔死狗烹,殺功臣的罪名,可年羹堯不但不收斂,還變本加厲,穿黃馬褂招搖過市,最後年羹堯卻在自己作死。

—完—

(圖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60fe2fa98669ae08f0e4b9e010765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