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人超越別人,而只有超越自己,才能稱得上偉大。
——遇言姐
冬奧花滑,最受矚目的莫過於俄羅斯三套娃——
暱稱K寶的 瓦利耶娃,暱稱千金的 謝爾巴科娃,暱稱莎莎的 特魯索娃。
K寶15歲,千金和莎莎都是17歲。三位都是俄羅斯花滑教母面姐的徒弟。而「面姐」是俄羅斯花滑隊教練特貝麗澤的暱稱,由於一頭頭髮特別卷,非常像我們常吃的泡麵,所以被很多花滑冰迷稱她為「面姐」。
號稱連替補都能拿下奧運金牌的俄羅斯花滑界可太卷了。
面姐試訓,兩個月不出3a就留不下來,身懷絕技的美少女層出不絕。
這次的三娃技術了得,顏值超高,各有擁躉。
基本可以鎖定金牌將在這三位姑娘之間產生,以至於全美冠軍劉美賢被映襯得話題度寥寥。
三娃中,年紀最小的K寶奪冠希望最大。前年世青賽上,K寶力壓劉美賢獲得總分第一。這陣子滿網際網路都是她的美照。
今天,國際體育仲裁委員會駁回了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滑聯對K寶的禁賽上訴,允許她參加冬奧會的個人比賽。對於冰迷來說,是個大好消息
K寶很小年紀時,被母親送去學體操和芭蕾,五歲之後專注於花樣滑冰。
面孔可可愛愛,眼睛大大圓圓,卻總有一副泫然若泣的表情,這種反差感真是我見猶憐。
K寶第一次國際亮相是在2019年的國際滑聯青少年大獎賽上,出手便拿到自由滑金牌。
緊著,第二年,她又在世青賽上力壓全美冠軍劉美賢,在短節目和自由滑上全部獲得了第一。
千金謝爾巴科娃是最像仙女的。
外形自帶脆弱易碎感,上冰卻是戰鬥力超強,高難度跳躍做起來似乎渾然不費力氣。
之所以有千金這個暱稱,是因為謝爾巴科娃的家境不錯,父親是物理學家,母親是地理學家。而且謝爾巴科娃氣質優雅清冷,好像是只可遠觀的千金大小姐。
千金是第一個做出兩個勾手四周跳的女單選手。2018年,千金第一次國際亮相,便拿到了國際滑聯青少年大獎賽冠軍
高光時刻是,2019年的俄羅斯花滑隊內部測試賽中,千金玩了個冰上變裝。雖然變裝不是得分點,但足令大家記憶深刻。
莎莎和千金年紀相仿,成績也不相上下。
兩年前,莎莎從面姐轉組到普魯申科的俱樂部,這次轉組一度引起花滑屆的極大討論。
要說面姐的隊伍里真是太卷了,教學時難免有資源分配的問題。莎莎這種換個國家是頭號種子的選手,在面姐的組裡仍然會覺得沒受到重視。
莎莎有一頭精靈般的長髮
14歲時,莎莎成為第一個完成外點冰四周跳的女性,更曾經在自由滑中連續完成過5個4周跳,簡直是瘋狂之舉。
莎莎有著與生俱來的英氣,超級強大的肌肉核心力量。下腰蟹步簡直有違人體工程學。
三位套娃令人傾慕也令人擔憂,因為俄羅斯花滑的更迭太快啦,幾乎沒有選手在發育關後還在場上,任你又美又強風頭無兩也無濟於事。
說到今年的仨套娃,遇言姐想起來的是,4年前的平昌冬奧會上,雜技(扎吉托娃)紅裙驚艷宛若昨日。
那時,奪冠的雜技還不到16歲。
本以為她怎麼都能再戰一屆奧運,結果不然。
紅裙的雜技太美了,宛若冰上芭蕾仙子,這一幕永遠印在我的腦海
奪冠的第二年,雜技就暫停了賽季,不參加歐錦賽,不參加世錦賽。將休息時間延到2021年,之後,又公布不會參加國家隊。原因是:不再有比賽的動力。
雜技從2016年的國際首秀到2019年棄滑,總共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時間不過3年,實在可惜。
雜技是俄羅斯第一位實現大滿貫的女單選手。另一位大滿貫選手金妍兒滑到了24歲,雜技則在17歲時便驚鴻一瞥後退場了。
雜技後來讀了大學新聞系,真是美人啊,無論是放在西方還是東方,都是大美人
早早離開花滑的還有資質逆天的梅娃(梅德韋傑娃)。
99年出生的梅娃,今年也才22歲,卻已經退休。
遙想當年梅娃在高手雲集的俄羅斯強勢出道,技驚四方。
連嚴苛的面姐都忍不住連連稱讚梅娃:「情感充沛、善於表達,吸收能力就像海綿一樣。」
即便是如此優秀的梅娃,也在去年剛滿22歲時宣布退役,原因是在後輩迭出中失去了位置。
每次梅娃比賽,面姐都在台下溫柔地看著她。後來,雜技和梅娃雙珠爭霸,都說面姐更偏向梅娃。然而轉眼間,兩個女孩都退出了花滑界
此外,還有特別令人唏噓的軟卡。
2014年的索契冬奧上, 軟卡化身《辛德勒的名單》中的紅衣女孩,猶如陰暗絕望中一束忽明忽滅的火苗。開篇的凝望一眼萬年,是許多人心中的經典。
軟卡同樣沒挺過發育關,此外還有一些心理因素,軟卡後來不再熱愛花滑,在19歲時悄然退役。
貝爾曼旋轉是軟卡的標誌性動作,極佳的身體柔韌性令她得名軟卡
此外,還有贏過金妍兒的索特尼科娃,20歲上就因為傷病不再參加賽事。
暱稱飛天的科斯托娜婭,這次沒能來北京,下次估計也沒她的份兒了。
飛天曾被認為是3小隻中技術最好的
運動員如流星速生速朽,失敗者被迅速拋之腦後。
狠抓猛打傲慢喜功,人才濟濟無盡內耗,一茬又一茬小羅莉源源不斷地供應,在推高後來者的門檻同時拍死前浪。
其它的國家,其它的運動,都有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名將老將,沒有像俄羅斯花滑這樣迅速疊代的。
跟軟卡一起參加索契奧運的淺天真央,一直比賽到了26歲,而軟卡18歲就退了。
不管從事什麼項目的運動員,只有兩三年的職業生涯都是不正常的現象。
很多人說,俄組女單之所以在發育關後一沉到底,跟少年時不規範訓練和技術漏洞有關,苛刻的角逐也讓一些選手不再享受運動。
面姐曾經打壓雜技:「你跳得很差很差。」就連對愛徒梅娃也不手軟,拽著梅娃在冰面上拖行:「你這麼喜歡摔,就讓你摔個夠」,一直拖到梅娃抽筋喊停
如今花滑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卷。
短短几年時間,從聯想到ET到軟卡到梅娃到雜技到莎莎,難度迅速提高。
以前跳3T就可以了,現在4周跳是標配。
面姐手下9歲的小女單就要做出全5種三周跳,也難怪梅娃17歲時因為覺得自己老了有危機感。
還有教練放出話來,如果俄錦賽前6名都去參加歐錦賽,其它國家的選手根本沒機會排上號。
俄蘿鬥法固然精彩紛呈,但是,遇言姐真的很想念以前。
關穎珊之所以被稱為偉大的運動員,一個重要原因是,她從15歲到 26歲,連續15年堅持花滑事業不肯放棄。
1998年的平野冬奧會上,18歲的關穎珊輸給14歲的利平斯基,當時大家都以為關穎珊的時代結束了。
但是並沒有,技術不及後輩的關穎珊仍然是當時代最偉大的運動員。
大家眼看著她少年成名,之後一次又一次地摔倒,爬起來後再訓練再上場,最終成就關穎珊的傳奇。
單論技術難度,關穎珊比現在的運動員低了一倍
火速突圍,火速隕落,俄羅斯花滑女單更替的速度比韓國量產愛豆還快。
拼死拼活的女孩們走不過青春期,疲於造星的俄羅斯滑壇無暇顧及。
而偉大的運動員是要超越自己的,但可惜的是,速生速朽的俄蘿們沒有這個機會,剛露頭角便被拋棄。
當滿網都在對套娃津津樂道,我更多地想看到關穎珊和羽生結弦那樣的運動員,花滑是出於熱愛和堅守,經歷過無數次低谷困境,仍然十年飲冰不改初心,不計較一時得失和名利。
娃、娃、娃,希望這次的三個娃能在冰場上停留得久一點。
因為, 優秀的人超越別人,而只有超越自己,才能稱得上偉大。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END-
教過超過1000名線下課的學員後,我們發現 太多優秀的人卻找不到自己的故事,講不好自己的故事。而故事,不僅僅是連結你和外界的橋樑,更讓別人記住你的定位和品牌。
虎年伊始,我們從 「2天1夜的黃金故事特訓營」開始,從梳理自己的故事開始。
祝我們都能遇見更有價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