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亂飲食和疾病導致消化不良?該如何調理?知識科普科別錯過

2022-02-23     安慶大同

原標題:雜亂飲食和疾病導致消化不良?該如何調理?知識科普科別錯過

隨著季節的更替,氣溫逐漸回暖「走向」炎熱,有的小夥伴等了一個冬天,終於放開了肚子開始大吃特吃,冷飲、冷食「瘋狂」地往肚子裡塞,仿佛肚子不吃撐永遠也不會停下一般。

但是這樣多食多餐、雜亂飲食導致的健康問題也隨之而來,較為常見的原因就是「肚子吃壞了」。「肚子吃壞了」可以理解為雜亂飲食、暴飲暴食或者吃了不幹凈的食物,對腸胃的功能造成了影響,症狀要麼體現在肚子發脹排不出便,要麼一天排好幾次便,又或是感覺食慾大減、反胃,其實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症狀,你的腸胃正在向你發起「抗議」。

如果遇到了這些消化不良的情況可能是什麼問題導致的?

肚子發脹,排便不暢:不消化、不排便的症狀是非常常見的,通常會把它們分別叫做消化不良和便秘,這兩者是存在一定的聯繫的。消化不良主要是指胃的病變,便秘主要是指腸道方面的病變,這兩者之間的紐帶就是胃的功能以及胃蠕動動力的傳導問題。

因為大腸運動的信號是來自於胃蠕動所釋放的信號傳遞,如果存在消化不良的情況下,胃的蠕動可能會減慢,它所傳遞給腸道的信號就會少。因此,這個情況下還是建議檢測幽門螺桿菌,通過胃鏡、肝膽B超來明確為什麼會出現消化不良。

拉肚子,腹瀉: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可以有共同的原因就是食物消化得不徹底。

主要包括兩大症狀:第一,是消化不良症狀,主要是指胃的範疇;第二,是拉肚子的症狀,主要是腸道方面的問題。這兩者存在共同的問題或者共同的根源,也就是消化不良的問題。

因為消化不良的食物就會以不徹底的形式進入到腸道裡面。當這些包括纖維類的物質或者是脂肪類的物質進入腸道,就會導致其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腹瀉,例如菜類、瓜類、肉類等有過多的纖維停留在腸道裡面。纖維對腸道的刺激是非常明確的,一刺激腸道就會導致腸道的蠕動而產生腹瀉。

長期犯噁心想吐:如果反覆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最常見的病因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胃動力的障礙。胃動力障礙後,導致胃不能夠往下運動,這些食物就會出現逆反流往上運動,就會出現噁心、嘔吐的感覺。

如果只是短暫出現消化不良,犯噁心的症狀,可以通過簡單的藥物進行緩解,例如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片、奧美拉唑等藥物就可以達到緩解。

那麼,長期有消化不良的症狀發生時,需要大家提高警惕,不能單單以為只是某一餐的飲食而造成的消化不良,有可能是疾病或細菌造成了影響,此時又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消化不良的患者明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則需要進行抗幽門螺桿菌的四聯療法治療,療程14天。而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患者,在檢測方法方面,建議選用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進行檢測,若只是單純抽血則不能夠完全認定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所以,儘管抽血抗體陽性的患者,還是要建議再進行呼氣試驗來證實幽門螺桿菌是否真正感染。

而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消化不良患者,就要進行膽道方面的檢查,看看有沒有因為膽囊炎、膽囊息肉、膽結石導致消化不良。如果這些問題都排除,可以認為是單純性或者功能性的消化不良,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用一些幫助消化的藥,例如莫沙必利、消化酶等等,可以起到改善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40f75d2ac00d3d46fb4d2789b65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