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無念
不出意外,《碟中諜》最新一部的口碑又雙叒叕爆了。
IMDb評分8.2,爛番茄新鮮度97%,觀眾爆米花度94%。這些數據不僅象徵了這個系列數十年如一日長盛不衰的絕佳品質,也展現了這個IP跨越十幾年的強大魅力。是的,飛天遁地跳飛機,「你永遠可以相信阿湯哥」,這絕不是一句玩笑梗。
就在明天,這部《碟中諜7》終於要與國內觀眾們見面了。在這之前我們已經提起過,本片是《碟中諜》系列有史以來第一次幾乎無窗口期的「准同步」上映,同時,得益於本片繼續保持的超強口碑,我們也希望本片能夠在今年暑期檔再下一城,給上半年整體表現不溫不火的進口片市場好好添一把旺火,取得超出預期的好成績。
借著《碟中諜7》上映,我們也不妨回顧一下這個經久不衰的好萊塢長青系列,究竟是如何做到能數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絕佳口碑的呢?
《碟中諜》系列1-4:
流水的導演,鐵打的阿湯哥
故事要從上世紀60年代說起。
有一個名叫布魯斯·蓋勒(Bruce Geller)的年輕人。早年間,他為杜蒙電視網的節目撰寫劇本,創作過一些作品,也寫書和歌詞,但名氣不大。之後,他離開紐約前往洛杉磯,繼續撰寫電視劇。
1964年,他接觸到了自己遇到過的最大的一個項目,由大家所熟悉的老牛仔「東木」主演的劇集《皮鞭》,他擔任了該劇1964-1965年間第七季的聯合製片人。就是在這期間,他突然萌生了想要寫一部間諜劇的想法。於是,這部名叫《Mission: Impossible》的劇就誕生了。
1966年,《Mission: Impossible》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播出,布魯斯·蓋勒親自擔任了該劇的導演、編劇及製作等一系列工作。該劇於1966至1973年間播出,共7季,171集,播出期間贏得了無數榮譽,是金球獎和艾美獎的常客。
如今回過頭去看,這個最早的間諜劇影響了後代許多重要的諜戰驚悚類型片,而作為創作者的布魯斯·蓋勒當之無愧是最大的功臣。然而,才華橫溢的他並沒有看到這一天。1978年,他在駕駛一架飛機時失事,享年48歲。
到了1988年,和現在的情況一樣,當年的美國也經歷著編劇工會罷工的事件。由於缺乏新的劇本,美國廣播公司(ABC)想要重新翻拍1966年的電視劇《Mission: Impossible》。不過,隨著罷工的結束,他們並沒有沿用原始的故事,而是著手開始製作新的續集。1988年,新製作的劇集播出,但並沒有延續老版的風光,僅僅播出兩季後就遭到腰斬。另外,該劇在當年還曾被台灣電視公司引進過,起初的譯名叫《赴湯蹈火》,之後才改成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虎膽妙算》。
又過了幾年,彼時的湯姆·克魯斯剛剛在星光大道上留名,並成立了自己的電影製作公司。為了給自己的公司打響當頭一炮,他將目光盯向了這個經典的系列。恰好,彼時該劇的版權方派拉蒙也一直想要將該劇電影化。於是,雙方几乎是一拍即合,這才有了1996年這個IP的首部電影作品。
對了,這裡需要提一下,電影系列在內地被翻譯成了《碟中諜》,並沒有繼續沿用《虎膽妙算》的譯名。相比港版過於通俗的譯名「職業特工隊」,以及台版過於直白的譯名「不可能的任務」,「碟中諜」這個翻譯可以稱作是集合了「信達雅」三大特點的譯名典範了,並且也大大增強了該系列後來在內地的傳播力度。
現在回過頭去看,1966年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的第一部可謂成功奠定了整個系列的許多重要基礎。但其實在當年,創作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身兼主演和製片人的湯姆·克魯斯大大放大了自己在項目中的話語權,包括滿世界取景導致成本一度超支等等,這點其實在之後的多部續集傳聞里我們也曾聽到過。而且影片最終的呈現效果也讓不少劇版的忠實粉絲感到不滿,被批不忠於原作。但好在影片在商業上大獲成功,是當年票房第三高的作品。
有了第一部的鋪墊,第二部自然也就順理成章提上了日程。該系列第二部由吳宇森執導,彼時的吳宇森已經在好萊塢打拚多年,和派拉蒙合作的《變臉》也為他獲得了滿堂彩,再加上湯姆·克魯斯稱自己一直很喜歡吳導的作品,所以找來吳宇森,希望他把這個系列從前作的懸疑感往動作大場面等方向上去靠攏。
2000年,第二部誕生,依舊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但是在口碑上卻陷入了滑鐵盧。IMDb評分剛剛及格,爛番茄新鮮度甚至還沒有及格。之後有消息報道稱吳導在片場並沒有什麼話語權,雖然他也試圖保留了一些自己的個人風格。另外,由於本片在票房上的成功,之後吳宇森在好萊塢也獲得了一些好的項目資源,接連執導了《風語者》《防彈武僧》和《記憶裂痕》三部大製作,只可惜都沒有再現《碟中諜2》的票房輝煌。
到了第三部,這個系列依然「狀況不斷」。首先是導演人選遲遲未定,從大衛·芬奇到喬·卡納漢,最後才定下來J·J·艾布拉姆斯(當然這個決定之後看也是正確的),而他也在第三部之後一直擔任了該系列的製片人之一。另外,由於阿湯哥在這段時間內也遭遇了一些輿論纏身,導致了本片延期了兩年,直到2006年才與觀眾們見面。
第三部也是該系列的票房最低點,1.5億的製作成本只換來了1.34億的北美票房跟3.97億的全球票房。不過,這一部算是挽回了上一部口碑上的頹勢,保持了不錯的水準。另外本片也有中國資方的加入,只不過在內地當年也沒有激起特別大的水花。
第四部可能是很多內地觀眾對於這個系列開始產生深刻印象的一部,畢竟爬杜拜塔的段落實在是太經典了。這些極具想像力的場景很大程度上要拜導演布拉德·伯德所賜。
作為業內首屈一指的動畫片導演,在執導《碟中諜4》之前,他已經手握兩座奧斯卡了。然而《碟4》還是他首次執導真人電影,在當年啟用他可謂是一個相當大膽的決定。再加上,他一向比較吹毛求疵,因此業內當時對他是有些微辭的。然而他和阿湯哥卻形成了很好的配合,畢竟湯姆·克魯斯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布拉德在片中加入了很多特效以及極富想像力的段落,並以IMAX格式上映,這些都讓這一部《碟4》大大增加了觀賞性和體驗感,無論是商業還是口碑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45億美元的成本,最終獲得了2.09億美元的本土票房和4.85億美元的海外票房,為當年票房第五高的導演。另外本片在內地也取得了不俗的斬獲,在當年取得了近7億人民幣的票房,連續三周蟬聯票房冠軍。
到這裡,通過前四部分別和不同大導演的合作,《碟中諜》系列已經完全確立起了一套標準的模式和風格,包括緊張刺激的情節、出人意料的轉折、利用高科技工具上天入地、大量實拍的場景、全世界到處取景,以及帥哥美女輪番登場等多方面的看點,而伊森·亨特(湯姆·克魯斯所飾演的角色)作為該系列毫無疑問的核心,也讓《碟中諜》這個系列經曆數十年的發展,依舊長盛不衰。
《碟中諜》系列5-8:
合作愉快,質量穩定,但疫情突至
從第五部開始,這個系列找到了一直穩定合作的導演:克里斯多福·麥奎里。
麥奎里是一名出色的編劇,早在1996年就憑藉過《非常嫌疑犯》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獎項。此外,他的編劇代表作品還有像《行動目標希特勒》《致命伴旅》《明日邊緣》等等。不過,作為導演的他其實只拍過《綁票驚爆點》和《俠探傑克》兩部作品,口碑都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或許是看中了他非凡的創作才能,也可能是因為二者多次的合作過程都十分愉快,顯然,阿湯哥對於這位導演十分滿意,一直從第五部開始合作到現在。而現實情況也確實表明,在他的手下,這個系列也一直保持住了極高的口碑和票房成績,放到當下的好萊塢來看,這確實是十分難得的。
第五部中,不僅驚艷亮相的瑞典女演員麗貝卡·弗格森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也有中國資方的加入。同時也是從第五部開始,該系列檔期正式改到了暑期檔。雖然內地檔期相比北美晚了一個多月,但是依然取得了相當出色的票房反饋。影片以1.5億美元的成本,獲得了1.95億美元的本土票房和4.87億美元的海外票房。
第六部依舊延續了前作的檔期跟市場反饋。中國依舊作為製片方之一,且依舊在暑期上映,內地票房突破十億大關,成為了該系列在內地的最高票房。海外方面,票房更是創下新高,1.78億美元的成本,本土票房2.2億,海外票房5.7億皆為系列最高。
經歷了第五、六兩部的鞏固,《碟中諜》系列的影響力在內地也是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內地市場的不斷發展,社交平台的廣泛傳播,我們也越來越頻繁地看到有關影片的幕後資訊,更加坐實了阿湯哥「不用替身」、「實拍狂魔」的稱號。
除了第四部的爬杜拜塔,第五部開場的徒手扒飛機、無氧入龍潭,以及第六部的超低空跳傘、直升機大戰,這些經典場景都令廣大觀眾津津樂道,也不斷發揚著該系列的特色和風格。大家驚異於湯姆·克魯斯的敬業和拼勁,開玩笑稱他「地表最強」,同時這個系列傲人的穩固口碑也不斷加強著觀眾的好感。
放到好萊塢的創作生態里,續作能超越前作口碑,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碟中諜》系列卻一直抬升著質量天花板,將類型片的法則運用到極致,這就更難了。而在諜戰特工片的大範圍里,在「007系列」早已後繼乏力,「諜影重重」系列也久無新作問世的情況下,也只有「碟中諜」系列扛起該類型的大旗,越戰越勇,越戰越強,當之無愧成為了該類型的門面和代表。這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本來,在2019年時,阿湯哥宣布第七和第八部將採取背靠背的方式拍攝,分別於2021和2022年暑期上映。然而沒有人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攪亂了所有的計劃,也徹底改變了世界影壇的格局。
2020年初,受到疫情影響,原本打算在威尼斯開機的拍攝計劃被取消,劇組轉而在英國的薩里郡建造了義大利小鎮的場景並進行拍攝。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當時網上還流傳著一段阿湯哥怒斥劇組人員不遵守防疫規定的錄音,言辭相當激烈。考慮到當時全球電影行業基本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停擺,大批工作人員由於不能正常開工導致生計都受到了影響,因此網友們對於這次阿湯哥的暴怒也給予了理解,畢竟一個小小的耽誤都會導致成本的進一步抬升。
再後來,2021年初,外媒報道稱第七部和第八集將不再採取背靠背的拍攝方式。同時,也還是由於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肆虐,影片的檔期也幾經更換,一度從最早的2021年7月,延期到了如今的2023年7月,整整推遲了兩年。下一部也將正式於2024年6月28日全球公映,依舊由麥奎里執導。
眾所周知,在好萊塢,像是這種各個大廠的商業大片,基本上提前好幾年就會確定下檔期。因為好萊塢所遵循的製片人中心制,是一套相當成熟的工業生產線,每個環節都遵循嚴謹的安排,基本不會出現逾期等意外情況。而凡是檔期反覆延後的,一般都是要進行補拍,很大機率影片的品質也不會太高。
然而,像《碟中諜7》這樣,確實經歷了多次補拍,縫縫補補,且因為嚴苛的防疫政策和高昂的防疫成本,從而導致製作預算一再上升,檔期也延後兩年。在這樣的情況下,本片依舊能保證出色而穩定的質量,故事扣人心弦,大場面依舊驚險刺激,穩住了該系列的招牌,這的確是一樁「不可能的任務」。
據IMDb資料顯示,由於疫情等多方面的影響,本片的預算成本估算約2.9億美元,差不多超出前作整整一倍。同時根據消息顯示,影片在本周二北美的提前場已經報收了700萬美元的票房,在非周末上畫的情況下創下了該系列最好的提前場成績。明天,影片就將正式與內地觀眾們見面,不知道最終前景如何呢?
水準在線,
期待《碟7》再次引爆市場
梳理了《碟中諜》系列電影從第一部到如今的創作始末,我們或許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湯姆·克魯斯作為該系列難以取代的最核心人物,的確起到了相當重要的定海神針的作用。
其實不僅僅是《碟中諜》這個系列。就在去年坎城電影節上,阿湯哥主演的《壯志凌雲2:獨行俠》還入圍了非競賽展映單元,他本人也獲得了終身成就獎。甚至,電影節方面特意安排法國空軍派出八架巡禮飛機,為影片的首映助陣。能夠獲得如此殊榮和待遇的,放眼全世界,確實很難再找到其他人了。
在這樣的基礎上,哪怕是爆出了片場的發飆錄音,或者是有傳聞他在劇組地位太高架空導演等等,但他確實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身體力行地做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表率作用。不管是那些高難度動作的無替身實拍,抑或是影片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和質量,還是他對於大銀幕觀影的捍衛和呼籲,這些都毫無疑問地證明了,哪怕已經年過花甲,但他依舊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偶像。
去年的《壯志凌雲2》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1.7億的預算,在全球範圍內斬獲了近15億美元的票房,成為了去年全球票房榜的亞軍。這不僅證實了阿湯哥強大的吸金能力,也印證了他將觀眾重新拉回到影院的決心。他曾表示:「我只為大銀幕拍電影。」如今,《碟中諜7》上映在即,不知是否能續寫這樣的佳績呢?
確實,如果是放在以前,這一部再次達到10億+想必並不是什麼難事。然而疫情過後,國內的市場生態早已風雲變幻。進口片失勢,再難回到往日的輝煌。截至目前,今年已經過去了半年,還沒有一部進口片成功超過10億。就連《速度與激情10》這樣曾登頂過內地影史冠軍的超級頭部IP,到現在也還差臨門一腳。
再加上,正值暑期檔,國產片勢頭兇猛。《消失的她》和《八角籠中》兩部影片已經合力產出了40多億的票房,且仍在持續發力中。而本周過後,下周又有《封神》和《超能一家人》兩部大片強勢來襲。因此,夾在中間的《碟中諜7》確實壓力不小。
但是,我們仍然期望這部系列新作,能夠取得預期之外的好成績。一方面,當然在於它是今年暑期體量最大,且質量水準最高的一部進口大片,那些高難度的實拍場景,只有在大銀幕上看才能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和刺激。另一方面也在於,作為如今好萊塢少有的,續集作品能夠始終抬升系列水準、值回票價,且不讓觀眾失望的超級IP,《碟中諜》這個系列真的是已經把類型片這門手藝做到極致了,絕對值得大家的支持。
相比現在已經逐漸無人問津的好萊塢超英片;或者是很多其他一直在出續集,但是動輒豆瓣只有剛剛及格水平的大IP,《碟中諜》這樣的系列卻依舊能保持在豆瓣7.5+乃至8分左右的高分。如果這樣優秀的作品還得不到觀眾們的支持的話,那好萊塢在內地市場可能真的是窮途末路了吧。當然了,相信我們都不願看到那一天的到來。所以,還是期待《碟中諜7》能夠給今年的進口片市場帶來更多的驚喜吧!
參考資料:
1.青徐布衣:《碟中諜系列的前世今生》
註: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