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年輕人,流行去瀋陽過周末?

2023-12-12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北京的年輕人,流行去瀋陽過周末?

北京的年輕人,流行去瀋陽過周末?

「一『瀋陽幣』不等於10人民幣,但肯定有3人民幣。」剛從瀋陽回來的陳澤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道。

在上個周末,他和一群朋友選擇從北京出發前往瀋陽過周末。從北京朝陽站出發,僅需2小時44分即可抵達瀋陽北站,單程票價最低297元。

在兩天一夜的Citywalk里,他們逛了小河沿早市,遊覽了大帥府、瀋陽故宮,打卡了小南教堂,品嘗了燒烤,還體驗了一番瀋陽洗浴文化,「都說在瀋陽,最氣派的除了瀋陽故宮就是澡堂子,但誰能想到搓個澡還能玩漂流」。

至於很多人聲稱的「不是歐洲去不起,而是瀋陽更有性價比」,陳澤認為,核心並不在於想不想去歐洲,「去一次歐洲(的費用)約等於去20次瀋陽,說白了還是看性價比」。

雪後的瀋陽故宮。中新社發 黃金昆 攝

隨著多地氣溫逐漸降低,瀋陽旅遊持續升溫,不少酒店、民宿、洗浴中心也在周末迎來了訂單高峰。12月1~3日,美團、大眾點評上,瀋陽的酒店、民宿、景點門票、交通等訂單較去年同期增長340%,異地用戶在周末貢獻的餐飲堂食訂單量較工作日增長超66%,洗浴中心訂單量較工作日增長86%。

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北京已成為瀋陽最大的省外客源城市。

深圳大學旅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傑武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旅遊消費逐漸呈現出高頻次、低消費、近距離的特徵。在消費總額基本保持不變或略有增長的前提下,高頻次意味著每次消費數額的下降,而每次消費數額的下降又會導致旅遊消費距離的縮短。

「一些年輕人不再追求遠距離的出國旅遊,而是選擇近距離的、更高性價比的城市,這樣更能增加旅遊的獲得感。」劉傑武說。

北京「後花園」

「5塊錢7個,8塊錢11個,10塊錢15個,好吃不貴……」在位於瀋陽瀋河區的小河沿早市,「鄭姐火勺燒麥」攤位前早已排著長長的隊伍,伴隨著吆喝聲,熱氣騰騰的鐵嶺「火勺」出爐了,不少年輕人拿出手機將鏡頭對準攤主,有的甚至直接架起了直播設備。

在小河沿早市賣了這麼多年「火勺」的鄭姐,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成為網紅。當然,火的不止她的攤子,放眼望去,整條街上,豆腐腦、驢打滾、大缸酸菜、胖姐餛飩、雞蛋漢堡前都排滿了長隊。

一位家住小河沿早市附近的當地居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9月下旬到10月初,小河沿早市突然火了起來,原先街坊鄰居吃早點的地方,突然成了網紅旅遊打卡點,雖然有些出乎他們意料,但也樂見其成,「這些年瀋陽有些過於冷清了,熱鬧點好」。

他說,現在逛早市的大部分都是外地遊客,以年輕的大學生居多,也有一些網紅來做直播。不過,他擔心網絡炒得太過,會讓遊客對早市抱有過高的期望。「這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早市。」

網絡上有個段子說:「開車在瀋陽城裡逛,長得最像教堂的那個就是澡堂」。

在北京某大學讀書的李超然選擇晚上22:35乘火車從北京站出發,第二天07:00到達瀋陽北站,「夜裡在火車上睡一覺,第二天醒來正好去早市吃早餐」,結束一天的行程後,再坐夜班火車回去。在他看來,這樣最經濟實惠。「來回只需三百多元,再加上一天的吃喝,主打的就是性價比。」

李超然認為,瀋陽最吸引他的是烤肉和泡澡,「這裡澡堂提供免費無限量自助餐」。

都說「全國洗浴看東北,東北洗浴看瀋陽」,瀋陽的洗浴中心,不少猶如商場一般,不管是洗浴、搓澡、蒸汽房等基礎設施,還是餐飲、娛樂一應俱全,服務可謂五花八門。有的洗浴中心甚至還設有書吧,一層浴室,二層書吧,所謂「靈魂與身體的雙重洗禮」,瀋陽人的幽默可見一斑。

至於不少「旅遊特種兵」提到的在洗浴中心過夜攻略,李超然提醒,工作日可以考慮,但稍微熱門的洗浴中心每逢節假日和周末都會爆滿,「除非你能接受睡地板」。

然而,也並非每位遊客都能接受東北的洗浴文化。對於與李超然同行的來自浙江的王姓同學來說,接受東北的搓澡文化相當具有挑戰性,「這是另一種文化衝擊」。

劉傑武提到,目前瀋陽憑藉社交平台的宣傳吸引了北京的遊客,進而帶動了上海、江浙、廣東等地的遊客,獲得了大量流量。但現階段遊客多以打卡為主,景點也較為分散,對於很多本地生活和文化的挖掘還不夠深,沒有形成規模旅遊聚集。因此,如何將「流量」轉化為「留量」仍然面臨挑戰。

從「網紅」變「長紅」

瀋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但在不少旅遊業內人士看來,作為瀋陽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瀋陽的旅遊業發展與城市的地位並不相稱。

2022年,瀋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695.8億元。然而,據《瀋陽統計年鑑2023》,2022年瀋陽累計接待境內遊客7180萬人,實現旅遊收入577億元,旅遊總收入占生產總值比例並不高。

讓瀋陽人自己也沒想到的是,依託網民們在社交媒體的打卡分享,瀋陽突然火了,甚至有不少網友戲稱其為北京的「後花園」。

東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杜寶貴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談到,近些年瀋陽發展一直比較穩健。

瀋陽。圖/圖蟲創意

據《2023年前三季度瀋陽市經濟運行情況》,瀋陽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21.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高於全國0.8個百分點,高於全省0.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瀋陽服務業快速復甦。前三季度,瀋陽旅客周轉量167.2億人公里,增長99.4%。前三季度,瀋陽零售業銷售額增長9.2%,住宿業營業額增長25.1%,餐飲業營業額增長27.1%,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顯著改善。

杜寶貴認為,瀋陽的突然爆火與瀋陽加快瀋陽都市圈交通一體化部署有很大關係。近些年,瀋陽不斷優化和完善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形成了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為骨架支撐,普通鐵路、普通幹線公路為主體的綜合交通網絡。特別是京沈高鐵的開通,使得北京和瀋陽之間實現了2小時44分鐘的快速抵達。

「由於地理鄰近,交通便利等原因,來自北京的遊客數量在10月超過了來自吉林的遊客數量,位居外省遊客來源首位。」他說。

同時,杜寶貴提到,瀋陽的旅遊資源稟賦優越,由於季節性因素,瀋陽冰雪資源豐富,各類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對外省遊客有較強吸引力。

攜程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瀋陽為預訂至年底的溫泉旅遊訂單熱門城市第七名,同時位居預訂至年底的滑雪熱門目的地城市第九名。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3)》指出,從全國來看,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四川、遼寧和湖北成為十大冰雪客源省份,顯然南方省市已是中國冰雪市場的重要客源地。由此可見,如何吸引外地遊客,對瀋陽冰雪經濟十分關鍵。

劉傑武認為,瀋陽可以借鑑「村超」、「村BA」模式,發揮群眾體育的優勢,讓更多的人到了瀋陽後,能夠參與到冰雪運動中去,以帶來持續關注。同時,要進一步發掘瀋陽四季熱點,不斷製造新的話題,以延續瀋陽的熱度,讓瀋陽從「網紅」變「長紅」。

劉傑武進一步提到,瀋陽還可以借鑑福州三坊七巷、西安大唐不夜城及其周邊、成都天府大道及其周邊、嶺南新天地及其周邊的發展經驗,將流量導向容易聚集的區域,進一步提升景點周邊商業氛圍,讓遊客能夠在這一區域從參觀拍照打卡到停留下來。

作者:陳淑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2c93dc2a0c0edeb8df8b4c50aebc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