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有個「抬頭」村,如此有特點的名字從何而來?

2023-02-23   小美食家

原標題:青島即墨有個「抬頭」村,如此有特點的名字從何而來?

抬頭,是我們在生活中常用到的詞彙,但如果把它用在村莊名稱上,就顯得很有個性。

想像一下,如果兩個人在用文字聊天,其中一個人問:「你在哪裡?」另一個人回答:「我在抬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回答有點摸不著頭腦,但對於青島即墨人,尤其是即東地區的人來說,應該能知道這個「抬頭」的含義。因為在即墨東部的田橫鎮境內,有個村莊的名字就叫「抬頭」。

抬頭村位於田橫鎮的西部沿海,以前屬於王村鎮管轄。後來雖然鄉鎮合併,但公交線路還是劃分在王村的體系內。從王村公交換乘站乘坐310路公交車,就能來到抬頭村。

那麼,抬頭這個詞,是如何成為即墨這個村莊的名字呢?這還要從附近的鰲山衛說起。

鰲山衛是明代在膠東設置的海防衛所之一,衛下面設有千戶所、百戶所、寨、墩、台等體系,一旦有情況,就從就基層的台、墩層層上報信息,報信的方式就是以「烽火」為號。膠東地區的煙台,名字相傳就是從狼煙烽火台而來。

根據即墨地名資料的記載,抬頭村原名「台頭」,也與烽火台有關。這裡位於鰲山灣的東北端,鰲山衛當年曾在村莊西側設置過烽火台,以防備從東線登陸之敵。

明初,高、藍、王、傅四姓相繼遷來,在烽火台的東頭建村,因此就取名為「台頭」。如今的村裡,傅姓仍較多,王姓和高姓亦可見,另外一個大姓則變成了韓姓。

大概是明亡清興之後,海防廢弛,衛所逐漸裁撤,烽火台的功能也逐漸被人遺忘,久而久之,人們就取諧音將「台頭」更名為「抬頭」,其寓意應該就是希望村莊「抬起頭來,越來越好」。「台頭」更名為「抬頭」的時間,應不晚於清末,因為清同治年間修撰的即墨縣誌標註的地名當中,就有「抬頭」。

抬頭村的另外一層含義,則需要從村莊往東走一走才能體會得到,站在村莊東面的高坡上抬頭遠望,嶗山山脈和鰲山衛都在視野之內,開門見山,抬頭望海,也算是對抬頭村的一種詮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