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仇親期」有什麼表現?家長若處理不當容易養出不孝娃

2022-02-19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孩子進入「仇親期」有什麼表現?家長若處理不當容易養出不孝娃

孩子的成長,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很大的變化,親子關係也是一樣。孩子從想要天天黏著媽媽的小娃娃,逐漸變得有自己的思想主見,到不願意父母過多干涉自己的事,還有些時候會對父母很有意見。

當孩子的成長進入不同的時期,父母都要有不同的引導,不然孩子就可能會走上錯誤的道路。比如,仇親期就是一個很特殊的時期,父母引導孩子不當,就可能會養出一個不孝順的孩子。

一個朋友哭訴,女兒媛媛本來是一個特別聽話的女孩,但是她最近總是故意和媽媽對著干。媽媽買的衣服,她說太土氣,不肯穿,媽媽講個事情,她說媽媽是家庭婦女真沒有見識。就連媽媽做的飯菜,她也經常吐槽難吃、不懂營養搭配。

本來是貼心的女兒,這小棉襖突然變得這樣「漏風」了,真是讓媽媽百思不得其解,這可怎麼辦好?我告訴她,不要害怕和著急,孩子可能是進入了「仇親期」,要好好引導,不然可能會成為不孝順的孩子。

什麼時候是孩子的「仇親期」呢?

父母當然不願意養出一個不孝順的孩子,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叫做孩子的「仇親期」。仇親期一般都是發生在孩子的青春期,大概是12~14歲之間,孩子開始有些「仇視」自己的父母,不願意和他們待在一起。總是對父母的意見發生質疑,討厭父母參與自己的事情,變得比較叛逆。

父母怎麼才能知道,我們的孩子是一時叛逆,還是已經進入「仇親期」?

孩子不願意父母參與自己的事情

從小的時候,孩子不管有什麼事都想求助家長,到孩子一點點自立,然後會進入一個階段,孩子很討厭家長干涉自己的事情。

特別是,當家長管得比較多時,孩子就會經常出現煩躁的情緒。不願意讓父母管自己的事情,是孩子進入「仇親期」的一個主要表現。

孩子脾氣大,經常言語頂撞父母,振振有詞

孩子進入「仇親期」以後,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他們不愛和父母講話,就算是閒聊,也是說幾句話就甩臉子、不耐煩了。

而且,還有的孩子會專門針對父母,只要他們一說話就是反駁父母的語言,做事情也會故意忤逆自己的父母。

孩子變得盲目自信,瞧不起父母

孩子逐漸進入青春期,心目中自己的形象和意識越來越強,而父母這個偶像變得越來越模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父母發生衝突的時候,孩子會對父母有貶低的意思。

比如,父母買的衣服,他看不上,父母的學識有限,他也看不起。父母的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崩塌,孩子不信任父母,看不起父母也是已經進入「仇親期」的標誌。

孩子進入親期,是許多父母的煩惱,我們對孩子傾注了所有的心血,現在他卻變成了「白眼狼」,這得有多麼失望和傷心。

但是,我們的孩子一旦進入「仇親期」,性格變得叛逆,父母用用暴力手段、反覆說教得到的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我們用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儘快回到正軌,才是當務之急,具體怎麼做呢?

父母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尊重他。

孩子青春期是特別叛逆的,一般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不尊重孩子,把他們看成自己的附屬品。孩子越來越獨立,他們需要父母的尊重,比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父母尊重理解孩子才能獲得良好的溝通交流機會,孩子才能聽進父母的意見。

父母要從小給孩子建立規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我們不是不允許孩子的叛逆,叛逆也是孩子成熟的標誌。可是,父母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做出比較出格的事情。比如,打罵父母。

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你允許他打罵你,等著孩子長大了,可能就會變本加厲。所以,溺愛孩子也是許多孩子長大以後不孝順的原因。因為他覺得,你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他不懂感恩。

父母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有規矩、三觀正的孩子,即使是孩子進人叛逆期,有「仇親」表現,也是在正常的範圍之內,也會比較平穩地度過。

多肯定孩子,幫助他建立自信心。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父母都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進人青春期,就好像「順毛驢」一樣,你越鼓勵和肯定他,他往往會更加努力上進。

所以,當孩子長大了,想要獨立,我們需要滿足他的「虛榮心」,讓他建立自信心,逐漸走出父母的管控,成為更加獨立自強的人。

孩子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是不同的,我們不用惶恐不安,只要用心教育,孩子都會越來越好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15e041bc4d1ced1d5f9d2b742f7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