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算賄選?馬斯克:搖擺州選民簽名,每天選一人送100萬美元

2024-10-20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楊蓉】

當地時間10月19日,美國矽谷企業家馬斯克宣布,在11月5日美國總統選舉日之前,他創辦的「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America PAC)將每天隨機向一名簽署其請願書的搖擺州選民贈送100萬美元。該請願書要求籤名者支持言論自由和持槍權。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馬斯克19日晚在賓夕法尼亞州出席支持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的競選活動時宣布了這一消息。

「我們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讓人們知道這份請願書?因為傳統媒體不會報道此事。你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用社交媒體X。」他說,「所以我想,我們怎麼才能讓人們知道這件事呢?嗯,這個消息一定會有很大熱度。」

報道說,馬斯克隨後立即從觀眾中選出了首位獲獎者,一名名為約翰·德雷埃爾(John Dreher)的男子,送上百萬美元支票。馬斯克說:「對於這100萬美元,我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能成為請願活動的發言人。」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17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馬斯克在競選活動上為特朗普拉票視覺中國

馬斯克推動簽署的請願書,目標是讓100萬搖擺州選民簽字支持美國憲法,「尤其」是第一和第二修正案保障的言論自由和持槍權。

馬斯克上周曾在X發帖稱,在10月21日午夜前簽署請願書的賓州登記選民將獲得100美元,其他戰場州的選民將能拿到47美元的請願簽名費。此外,若將請願書推薦給朋友簽署,本人還將獲得額外47美元的拉人頭好處費。

此次是馬斯克又將獎金和適用範圍加碼。請願書稱,搖擺州指的是賓州、喬治亞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密西根州、威斯康星州和北卡羅來納州六個州。

請願書截圖

《華爾街日報》19日提到,即使在馬斯克宣布每天隨機向選民派發100萬美元之前,有關「用獎金換籤名」的做法是否違反選舉法就引發了爭議,因為他創建的政治行動委員會一邊付錢給人們以支持特定政治事業,一邊又鼓勵他們登記。

報道說,向他人支付報酬以誘導或獎勵其投票或登記是聯邦犯罪,可被判處監禁。根據美國司法部選舉犯罪手冊,這項禁令不僅涵蓋金錢支出,還包括「任何具有金錢價值的東西」,如「酒、彩票機會和福利金」。

專家們對此意見不一。美國選舉法專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教授理察·哈森(Richard Hasen)說,馬斯克「很可能已經越界」,他將這種誘導比作快餐連鎖店向貼有「我投票了」標籤的人提供免費食物。

哈森表示,這兩種行為都可能被視為非法利誘,而最終答案可能取決於馬斯克提議背後的意圖,這既可能是請願書明面上的「簽名支持憲法」,也可能是收集潛在投票者的聯繫方式等信息,以便爭取選票。

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前主席布拉德利·史密斯(Bradley Smith)則認為,這種利誘過於間接,不屬於違法行為。「我傾向於說他沒有付錢讓他們登記投票。」他說,「大部分好處都給了已經登記投票的人。」

不過,哈森16日為美國Slate網站撰文分析,馬斯克在宣傳競選活動時的其他行為「似乎已經越過」聯邦禁止賄選的底線。馬斯克本周宣布,從16日起的六天內,他將在賓州進行一系列演講,承諾只要是曾投過票的賓州登記選民簽署上述請願書,便可免費參加一次他的演講,

「這有點像泰勒·斯威夫特說,來參加她的一場演唱會而不需要支付出席費,但你必須投過票才能入場。演唱會門票、演講門票,它們都是有價值的東西。」他寫道。

圍繞相關爭議,馬斯克的律師沒有立即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

當前,馬斯克可以稱得上是政壇以外支持特朗普最活躍的公眾人物。他今年春天成立了「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以支持美國各戰場州的共和黨候選人。

根據美國民調整合網站Real Clear Politics統計的數據,在六大關鍵戰場州,最新民調平均值顯示特朗普以微弱優勢領先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哈里斯。

美國關鍵戰場州支持率數據RCP網站截圖

一些民主黨政客承認,馬斯克能夠吸引民主黨人難以觸及的人群。賓州民主黨籍參議員約翰·費特曼(John Fetterman)本周早些時候說:「在這個行業中,大多數背書並不重要,但馬斯克......非常受歡迎,他對民主黨人難以觸及的人群有吸引力。」

「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向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提交的最新文件顯示,該委員會今年7月至9月間的支出約為7200萬美元,比任何一個支持特朗普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都來得多。

美媒說,馬斯克一開始不希望自己的名字公開出現在這個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中,故其名字沒有出現在該委員會的第一份季度文件中。但最新聯邦文件顯示,馬斯克是其唯一捐助者,在7月3日至9月5日期間分別捐款7次,當中大部分(6850萬美元)用於支持特朗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0fb3ac18cab84fac0063d1e8cc1aa57.html














中日最新對話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