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西安以東120公里歷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華陰市境內,北臨坦蕩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是秦嶺支脈分水脊的北側的一座花崗岩山。憑藉大自然風雲變換的裝扮,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的勾畫出來,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以其峻峭吸引了無數瀏覽者。山上的觀、院、亭、閣、皆依山勢而建,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別具一格。
世界第八大奇蹟。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震驚世界。這一建在公元前3世紀的地下雕塑群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無論建造年代、建築規模與藝術效果無不堪與「世界七大奇蹟」媲美。於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之譽不脛而走,成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代名詞。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我國最大的遺址博物館,除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保護陳列大廳外,還有兵馬俑坑出土文物陳列室和秦陵銅車馬陳列室。
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中國「AAAA」級旅遊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大雁塔西北側。館藏文物171.795萬件(組) ,其中,一級文物762件(組),國寶級文物18件(組),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居中國博物館前列。2008年,陝西歷史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09年被確定為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興起於隋,鼎盛於唐,因安置釋迦牟尼佛的舍利而成為舉世仰望的佛教聖地。法門寺塔,又名「真身寶塔」,塔初建時名阿育王塔,唐貞觀年間改建成四級木塔,後因地震倒塌。1579年扶風縣佛教徒募化錢財,重建真身寶塔,歷時30年。將原來木塔改建為八棱十三層磚塔。該塔建造的極為壯觀,高47米,1至12層共有89個佛龕,為仿木結構建築形式,每層有出檐斗拱,工藝精湛,紋飾華麗。塔底還有題額,分別為「真身寶塔」、「美陽重鎮」、「舍利飛露」、「浮圖耀日」等字。
大雁塔大雁塔位於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相傳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建塔,用於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籍。這座塔初名為經塔。後世人稱它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讚嘆。這座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誌。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後經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大雁塔是中國樓閣式磚塔的優秀典型。塔身用青磚砌成,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