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有很多種,BMI身體質量指數、逆推基礎代謝率、體脂肪計算。但你確定每個跑者都能符合標淮量測值嗎?我們不難發現,常態運動者的身體構成與常人的構成並不相同。
有些人的體重稍高,但肌肉量含量高,或許就可以跑得更好;有些人體重輕盈,但脂肪率太高,跑起來的狀況就不如預期。
每個人的身體組成包含肌肉、脂肪、水分及骨骼等等,脂肪與肌肉是我們較容易調整的,所以我們若是要計算自己理想的體重,由脂肪含量著手會簡單且有效得多。
下面的表格「年齡與脂肪比」,你可以按照裡頭的脂肪比去進行體重與身材的評估。通過飲食及訓練,跑者們可以期待體重或脂肪量的下降。
通常跑者體重嚴重超標的情況並不多,但如果你的身材過瘦,或許要考慮「保持」或是稍微增加脂肪量以保護身體。高脂肪量跑起來或許很辛苦,但脂肪量過低會讓身體失去保護。
搭配運動及飲食上的控制,這樣的計算模式很適合運動員或堅持運動的跑者,用來進行自身的調整。
在此舉第一個例子作為計算,35歲的男性體重現狀為57公斤,經過INBODY初步計算體脂為15%,期待體脂率降低到11%。
在此舉第二個例子作為計算,36歲的女性體重現狀為48公斤,經過INBODY初步計算體脂為22%,期待體脂率降低到18%。
經過幾個步驟的計算,明確地知道自己目標降下的體重,加上運動量及飲食量的增減,調整自己的體重就不會是件太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