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B三個結果,該信誰?

2019-11-29     檢驗視界網

作者:徐奕勝

單位:贛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作為曾經的「心肌酶譜」一員,是以前被認為診斷心肌梗死最有價值的生化指標。

隨著檢驗技術水平的提高,CK-MB的測定也逐漸有多種方法學,而自己遇到的正是CK-MB在不同儀器出現了三個不同的結果,到底該信誰,又該如何具體分析這個案例呢?

案例經過

11月9號晚,準備審核夜晚的生化結果,刷新LIS後,無意間瞥了一眼,發現下午的報告中有一個顯眼的危急值?(本院LIS系統出現危急值,除結果標紅外,還有紅色圈圈住,會異常的顯眼)。看到危急值,相信同事肯定也進行了處理,但問題是,這結果在自己看來顯然是不對的。如表1

表1

可能大家會問了:為什麼不對,CK-MB又沒有大於CK?而且同事也複查了CK-MB,結果仍是危急值。是的,所有的表面現象看起來都是對的,實則是進入了迷霧之中。

首先,複查標本的意義不大(並不是告訴大家不要複查,為遵循危急值報告制度,仍是需要進行複查)。因為我們使用的是進口儀器 貝克曼AU-680,只要標本不溶血、無高膽紅素、無脂血、無凝塊、無高凝等肉眼可見的異常,其結果穩定性好,差異不大。且晚上自己再進行複查,結果為:CK:292 U/L、CK-MB:136 U/L,比較下午結果而言,差異不大,我們可以足夠的相信自己的結果、儀器、試劑。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正常情況下CK-MB活性本來就低(<總CK活性的3%)[1],相關文獻也報道過CK-MB一般不會超過CK的25%。而此案例中,CK-MB/CK≈46.1%,顯然結果是不可信。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都知道CK-MB大於CK是由於CK-MB的試劑為免疫抑製法測定導致,抑制M亞基,測B亞基,結果乘以2就算是CK-MB的結果。其方法學簡單、粗暴,若是B亞基增多,就導致了CK-MB異常增高。

知道這個後,該如何破解呢?也簡單,我們科的羅氏e411或601均有CK-MB的試劑,方法學為:ECLIA(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測的是CK-MB的質量。將患者標本在羅氏e411上測試,結果為:4.72 ng/ml (參考範圍為:男:<4.87 ng/ml;女:<3.61 ng/ml)。

另外,我們科還有一台進口生化分析儀,西門子 2400,也有CKMB試劑(膠乳免疫比濁法),是測CKMB的質量,注意這種試劑英文字母中間是不帶「-」。將患者標本上機測試,結果為10.35 ng/ml (參考範圍:0~5 ng/ml)

案例分析

為方便直觀比較CK-MB的結果,看錶2

表2

一個檢驗項目,在三台不同儀器上,三種不同的方法學,有三個結果,到底該相信誰呢?患者信息:陳某,男,71歲,臨床診斷:腦梗死,個人分析如下:

1、免疫抑製法結果肯定是不可信的,患者腦梗死,由於腦組織中全部為CK-BB,故標本中可能存在較多的CK-BB,干擾了結果。

2、膠乳免疫比濁法在一定程度上,其試劑的單克隆抗體直接識別標本中的CKMB(注意字母中間不帶「-」哦),不識別CKMM和CKBB,結果也不受巨CK和線粒體CK影響,但在生化儀上,仍遵循的是朗伯比爾定律,其濃度中較多的CK-BB仍可導致透射光或散射光出現一定的偏差。

3、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是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再加入磁珠微粒與之結合,在電磁場的作用下,抗原抗體復合物的磁珠微粒吸附在電極上,各種游離成分被吸棄或沖走,電極加壓後產生光信號,其強度與標本的CK-MB含量呈正比。

如此一來,最可信的結果也就是羅氏的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下午的危急值也是不可靠的,需要改掉,由於U/L和ng/ml是不能對等換算,此案例中的CK-MB結果在正常參考上限附近浮動即可(個人想法,僅做參考)。

總結

任何一種方法學都不是絕對的優秀,也有其局限性,羅氏的ECLIA雖好,但如果存在交叉抗原、免疫性抗體等亦可干擾結果的準確性。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充分認識到各儀器、試劑的優缺點,在工作中遇到不可信的結果也能分析出其緣由。

【參考文獻】

[1]尚紅,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4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28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iJ3um4BMH2_cNUgsp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