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劉志存從武漢大學畢業了。
在大學,劉同學學的是機械設計製造、自動化專業。
一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且不說這個專業熱門還是冷門,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應該不難吧!那麼,劉同學為何還自願選擇了當一名環衛工呢?
其實,畢業以後,劉同學先找了份適合本專業的工作,工程繪圖。但是,工作時間一久,他開始討厭那種生活狀態了,想著要改變一下,於是,自己主動辭職,然後應聘了環衛工崗位。
對此現象,大家如何看呢?
第一、劉同學以武大畢業生的身份,選擇了當環衛工,是人才過剩嗎?
是不是人才過剩,相信在人才市場上多次碰壁的同學,最有發言權。現在大學年年擴招,入學門檻一再降低,每一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能夠通過國考,當上公務員的同學,簡直就是鳳毛麟角。當然了,能夠出國深造最終留在國外發展的,也是屈指可數。大多數同學,只能選擇考研,或者去人才市場碰運氣。武大這塊金字招牌,相信還不至於找不到一份比較好的工作,既然能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何要當環衛工呢?
第二、國家培養一名大學生,要耗費許多人力財力,機械專業的畢業生去當環衛工,是一種浪費現象嗎?
一名大學生,在教育上所花費的投資,算起來也是不少的。但是呢,我們卻不止一次看到了人才浪費的現象。這究竟是體制問題,還是個人問題呢?
高學歷,低就業,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第三、大學是否真的存在學無以致用的專業?
相信這個問題,許多同學感同身受。我國的本科大學數量,高達一千多所,在這些大學當中,開設了許多專業。但是,在數量龐大的專業當中,卻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熱門的專業,往往令高考生擠破了腦袋。爛大街的專業,每一年也都有不明真相的同學往裡跳。為數不少的專業,其實根本學不到什麼真東西,只是名頭比較響亮而已,畢業生走向社會以後,所從事的大多數工作,與本專業沒有半毛錢關係。
相信這一現實,也是目前大學教育中一個普遍的問題。
對此,同學們,你有想說的嗎?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