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家裡變故頻頻,職場上也頗為不順,朋友總說是因為我招了「小人」,所以我才會事事不順心,要我去寺院裡誠心去取取經。但是我被瑣事纏身,一直也沒有得空去寺廟一趟。
煩悶愈加累積,我便開始接觸佛學,但是卻總是不得其門而入。湊巧的是,公司請來了明一法師來做講座,我才有幸聽「明一法師」一席話。
其中他談到了一個問題,我覺得非常受用,就是「招小人」的問題。明一法師說在工作生活中,有一些人被稱為「招小人」體質,他們總覺得處處被人「使絆子」。這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三個軟肋。
俗話說得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遇到對我們造成困擾的所謂「小人」時,我們不應該只將視線集中在「小人」身上,我們要將視線範圍縮小,審視自己。
你是否無意或者有意傷害過這個「小人」的利益,也許是無心之過,或許是處置事情有失妥當。
當你知道問題的所在,你將更好地對症下藥。如果是「無心之失」,你大可與所謂的「小人」把酒言歡,杯酒釋懷;
如果是你曾經處置事情有失妥當,你就更加能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自我,「有則改之」,不斷完善自我,從此職場上少了一個敵人,多了一個盟友。
佛學講究「因果報應」,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懂得事出有因的道理,「小人」也能變成「貴人」,心能轉物,即同如來。
佛曰:「眾生平等」,這句話被很多人誤解,他們質疑,這世間有人出生就含著金勺子,有人出生被被父母拋棄,從此顛沛流離,哪有什麼平等。
其實佛法中所謂的眾生平等,是指眾生法性平等,對眾生的慈悲喜舍心平等,而非說眾生的際遇平等,地位平等。通俗點說,就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是他們做出的行為才讓每個人有了差別。
你在生活中招致小人中傷,處處不順,很有可能是你好事做得不多,修行不夠,消耗了你的福報,才讓你遭遇不幸。
你有可能會問,我們如今為現實忙碌,為生計煩擾,我們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又將如何修行呢?
湖南有一黃鐵匠,以打鐵為生。終日操勞。有一天,一個僧人經過他家向他化齋。黃鐵匠樂善好施,給僧人盛了一些飯食。
僧人吃完說道:「今承布施,無以為報,有一言相贈。敢問你為何不修行呢?」黃鐵匠摸摸頭說,「修行雖是好事,無奈我終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人說:「有一念佛法門,雖在忙碌中還是一樣修,你能打一錘鐵,念一聲佛,抽一下風箱,也念一聲佛,長期如此,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日命終,必生西方極樂世界。」
黃打鐵從此一面打鐵,一面念佛,終日打鐵,終日念佛。年老時,他自覺時日不久,交代好後事之後,異香滿室,天樂鳴空,去往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現在雖然整天忙個不休息,若能學黃打鐵一樣,在日常生活中勤奮修行,我們將不斷提高自己的修為,觀察這世間一切都是平等的結果,又何懼「小人」問題呢?
佛不在外,而在內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小人,我們深陷泥淖,求資源,求渠道,求人脈,想要從低谷中爬出來。但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這是因為我們的努力方向錯了,方向都不對,如何到達目的地。如果我們真正想要擺脫小人,就要轉而向內心去求。向內心去求,就是將自己的所有精力放在應該做的事上,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做好自己。
試想,你只要不斷提升自我,就一定能有晉升機會,即便有小人從中作梗,但是你早已從那個泥淖中離開,這個「小人」又如何靠得到你,靠不到你又如何害你。所以只要我們真心從自己內心裡去求,內心有感,外自然有應,「小人」遠矣。
明一法師強調,只有我們潛心修佛,不斷提高自己的修為,並且懂得反省自我,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向心而求,明白這三個軟肋。以後你將遠離小人,告別「招小人」體質,並且不斷提升自我,進入另一個境界,福慧雙增,消除業障,早證菩提!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