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千萬別再壓制孩子,嬰幼兒也不行

2019-10-25     母嬰期刊

咱們大中國有句古話叫「尊老愛幼」,這句話不知流傳了多少年,咱們都說習慣了。可如果,我對您說「愛老尊幼」,你是不是接受不了,覺得彆扭。這時,我就要告訴你了,就是「愛老尊幼」,流傳了幾千年的古話該改一改了,即使是對於幾歲的孩子,我們在態度上也要對他尊重,這樣孩子的心靈才能茁壯成長,從而引導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那麼,說是尊重孩子,怎麼樣才能算是尊重?什麼時候需要尊重?在這裡,我就要作為一個話題和各位家長同志聊一聊。

一、 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就要注意這個問題,您要是認為孩子還小,態度上怎麼樣都行,那可是大錯特錯了,即使是月子娃,你也不能隨意大聲呵斥,這樣會影響孩子大腦皮層下的中樞神經,你看他小,他對大人的反應是很敏感的,不是有這樣一句話「月子娃,精似狗」嗎?孩子大點了更要注意,幾個月大的孩子就會看大人的臉了,不信,你試試,我鄰居家奶奶有次抱著幾個月的小孫子,我過去逗他,故意嘿嘿地大聲呵斥,誰知小傢伙就知道把臉別一邊,不再看我。你說,這麼小的孩子有心還是沒心?所以,作為家長,就算是對待嬰幼兒,也有個態度問題,把心放平放正對待孩子

二、 在孩子向你要東西的時候。孩子的認知需要有個過程,他的成長需要大人扶持,在一個有教養的家裡,二十幾歲的孩子有自知感,知道什麼該要什麼不該要,可幾歲的孩子卻沒有這個觀念。往往是家裡圖書玩具成山,你和他上街時,只要有他中意的,他也會給你伸出手來,這時作為家長,往往會感到厭煩,會不由得想呵斥孩子。對,這時您要注意了,千萬不要在態度上壓制孩子,要關注到他的心理動態,孩子這時對中意的東西心有期待,如果你大聲吵嚷,孩子不僅會失望,關鍵是還會感到自己被輕視,受到一定的傷害。這樣,孩子的心理健康理所當然地被影響。那麼,您該怎樣做呢?這時,對孩子要有耐心,他任性哭鬧,你順著他的勁,但原則守好,也別往後退,等他過了勁,你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千萬別在眾目睽睽之下呵斥他,讓他感到就在這個時候媽媽還是愛他的。

三、 在家裡有外人的時候。現在的社會基本上每個人都有個三五個朋友,成了家之後也會來來往往,有了孩子也是不亦樂乎,尤其是作為閨蜜,常常帶著孩子互動,帶著孩子去對方家竄門。要說這是好事,但有一點至為重要,在外人面前,切記不要呵斥貶低自己的孩子,不要以為熟了,就想打就打,想罵就罵,要學會在外人面前誇獎自己的孩子,儘可能地給孩子面子。這樣,孩子的心理就會有滿足感,他會認為自己在家庭里是受重視的,是值得喜愛和誇耀的。才會越來越樂觀,越來越自信,從而有一個好的性格和心態。

可馨育兒短評:以上說了這麼多,不知您有什麼心得?我舉的例子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小滴,生活中類似的情況方方面面的太多了,需要做家長的細心領悟。我想大聲地疾呼:想成就孩子的未來,要從娃娃抓起,從孩子的心理健康抓起。否則,就會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加油吧!家長們,尊重自己的孩子,善待別人的孩子,相信我們所有的家庭都有美好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fgxBW4BMH2_cNUgU0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