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得好是本職要求,為角色受傷是分內之事?什麼樣的演員才算敬業

2022-04-16     娛扒乩

原標題:演得好是本職要求,為角色受傷是分內之事?什麼樣的演員才算敬業

演員這個職業很有意思,明明工作都暴露於人前,卻還是讓人覺得神秘。

人們對這份職業的評價也很矛盾,有人覺得演員是幹著最輕鬆的活賺最多的錢,有人卻說演員也是高危職業。

近《恰是故人歸》《親愛的小孩》《特戰榮耀》等劇的幕後花絮曝光,演員幕後的辛苦再次暴露於人前,「敬業」演員比比皆是。

那麼,演員「敬業」與否到底該怎麼看呢?

初級:準確完成自己的角色

完成一個角色,最重要的是演員的演技和台詞能準確表現劇本中的人物,將紙片人演活。

但是顯然,也並不是所有演員都達標了。甚至有的明星還是以演技太爛著稱,這裡就不點名了。拋開本身與角色適配度不高,而導致看上去演技忽上忽下。在拿到劇本後做多少功課,也直接影響最終的呈現。

有的演員通讀劇本之外,還會找來各種相關資料進行學習,比如讀完原著,了解故事背景下的真實歷史,或者拜訪原型人物和原型人物相關的人,深入角色生活的實際去理解角色。

古早一點的,翁美玲曾為了拍好「黃蓉」讀了十幾遍原著。近一點的,甘婷婷曾在採訪中表示,為了演好《水滸傳》中的潘金蓮一角,她將原著讀了不下30遍。當下的有,楊紫因為演的大多為IP劇,她都會先讀原著。

還有那種自己不說,但是你一看就知道他前期功課做了不少的,比如朱一龍在《鎮魂》里的每一個眼神都讓人堅信他是讀過原著的。

還有一些演員會在現實中去尋找角色的生活環境和狀態,實地觀摩學習。尤其是有現實原型的那種角色,不少演員都會跟原型取得聯繫,去了解角色真實的狀態,把我自己演繹的尺度。

鞏俐因為電影《奪冠》專門到中國女排的訓練基地體驗生活,還私下聯繫郎平,觀察她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以求在電影里演繹得更傳神。孫儷之前在演《安家》的時候也多次拜訪原型人物……

好的表演觀眾是看得到的,但是「台詞」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的,因為大部分電視劇都採用的配音,演員自己的台詞怎麼樣,觀眾並不能清楚的感受到。

所謂的台詞不好,不僅僅是記不住台詞,很多半路出家的演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和練習,說話吞音,還口齒不清的大有人在。不少「大咖」還有這個問題。

當然,大部分演員其實還是合格的,只是可能因為劇組工期趕、預算不足、前期收音困難、檔期難以協調等原因,都採取了後期另外找配音演員來配音,並不是演員自身台詞不行。

比如《聲臨其境》這檔綜藝中參與競演的演員大多證明了自己的台詞功底,比較讓人意外的是竇驍、韓雪、迪麗熱巴、張含韻這幾位的表現,都能整出好幾種聲音,一個人都能配一部劇。

也有些演員克服了各種困難,一直堅持用自己的原聲出演,比如鄭業成、楊紫基本是用的自己的原聲。

隨著現在的觀眾越來越有「要求」,演員自己配音,直接收音的作品也越來越多。演員演技、台詞雙在線,已然是大勢所趨。

中級:無懼危險忘我演繹

演員可以是一份輕鬆又來錢快的工作,也可以是一份付出與回報成正比的工作。關鍵取決於演員自己的態度。

有的「大咖」因為影響力在,在劇組也享有特權,危險一點的戲份就是摳圖、找替身,自然輕鬆。但也並不是有替身、無實物表演過的演員就是在偷懶。很多時候還是劇組不得已的選擇,問題不出在演員。事實上,不少演員對待自己的工作還是很拼的。

趙麗穎之前素有「拚命三娘」之稱,不僅僅是因為她作品數量多,也是因為她對自己的要求高。所以她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的演員,演技還成為了長項。

她曾經因為拍攝騎馬戲,被甩出去傷到了腰椎,後背有一塊鼓包了,露背的時候會貼上一朵花。

劉亦菲的打戲可以說是女藝人中打得最漂亮的,不僅身段美,招式行雲流水,也甚是養眼。一方面得益於她多年的舞蹈功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自己精益求精刻苦練習。

但其實她早在拍攝《神鵰俠侶》時,就因為高強度、密集的動作戲導致終身難愈的頸椎病和脊柱炎。就在前段時間還有知情人爆料說她總是戴著脖套,她自己採訪時說「只有拍戲的時候,才會因為投入而不覺得痛」。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受傷就敬業,而是,一些看上去很平常的操作,其實也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演員決定上場那一刻,就是為角色而生了。

在危險戲不用替身方面,男演員,尤其是經常拍打戲的男演員,就更不用說了,像成龍、李連杰、趙文卓、甄子丹、張晉那都是真功夫在打,替身都不一定有他們的水平。

還有一些比較遭罪的戲,演員能主動追求更好的效果,也是比較敬業的表現。

其實很多時候是可以借位表演,不真傷害到演員的。但是有的演員為了追求更真實的效果和反應,會要求對手演員真打。

李誠儒曾回憶和陳道明拍戲的時候,被陳道明要求真打,他下了狠手,將人打得直靠牆了,陳道明看完監視器里的表演還說「好,打得真好。」

比如周迅在拍《如懿傳》時,也要求對手演員真打。

黃曉明在拍《最後的真相》的時候,讓對手演員不要有負擔,強烈要求人真打。被打了十幾個耳光打到耳鳴。

正熱播的《恰是故人歸》中,一段仙姬腳踩林昊青臉的戲份,曝光花絮,郭曉婷踩了第一次問肖順堯重不重,肖順堯說不重,讓她踩重一點。踩第二次,肖順堯還是說重來,一定要她往重了踩。

其實這種要求對手演員真打的情況還是很多的,自己打自己的情況真使勁就更普遍了。

最近開播的《親愛的小孩》有一段秦昊狂扇自己二十幾耳光的戲,也是對自己下狠手了。

除了打,摔也是比較常見的,不少演員也會要求真摔,一遍遍摔,只求攝影機前能看到更逼真的效果。

李保田七十多,拍戲還要求不戴護具真摔。

楊洋主演的《特戰榮耀》正在熱播中,他在劇中飾演燕破岳,也是真摔真打。其實早前成龍就對他表達過高度欣賞「這小子不錯(指楊洋),很危險的動作反覆試,受傷了也自己來。」

其實客觀來說,演員確實也是個危險的活,沒有危險也要創造危險。明知危險還親自上陣,不懈追求完美的鏡頭表現,忘我演繹角色,值得一個「敬業福」。

高級:戲外不吝付出

一般來說,大電影拍攝周期一個月左右,微電影、網絡電影可能只要十天左右,電視劇通常是拍攝三個月四個月。拍攝的時間本來就不長,最終成品就更短了。

為了這短短的一部劇,一個電影,演員戲裡好像只要演,但是戲外卻可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或者代價。有時候一個鏡頭的呈現,需要的準備工作卻得幾天,甚至幾個月。

王傳君為了演好《我不是藥神》里的呂受益,他每天跳繩從跳4000個,增加到8000個,就是為了減肥貼近角色狀態。為了演好在病床上那種病入膏肓的狀態,他強撐兩天不睡覺,並且讓自己住到病房裡去感受。

黃曉明為了演《最後的真相》一口氣減肥30斤,都瘦脫相了,尹正看了都心疼他「褲衩都大了」。

為了角色提前減肥和增肥,是很常見的事。還有些演員,也會為了幾秒鐘的鏡頭,練出腹肌。

演員的身體髮膚都可以為角色而改變,甚至牙齒也可以因為角色而調整。那些將牙齒整好看的就不說了。斕曦之前為了能在《甄嬛傳》中拿下沈眉莊這個角色,試鏡後將自己引以為傲的虎牙磨平了。因為導演說眉莊在劇里是端莊穩重的個性,她的虎牙顯得俏皮了。

有時候演員們也需要為了角色的一個鏡頭苦練一項技能。

在電影《我是路人甲》中群演大蒿為了一場跳舞的戲,天天跑步練舞,兩個腳磨得又青又腫。

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張震,他拍《深海尋人》,考到了PADI潛水執照;拍《吳清源》,他的圍棋已能壓制專業三段;拍完《一代宗師》,他拿了全國八極拳冠軍;拍《聶隱娘》,他又學會了近身劍術,參加《披荊斬棘的哥哥》他的舞蹈實力又顯著提升……

能因為一次工作而苦練一項技藝,本身就證實了他們對這份工作的認真和尊重。

雖然這麼一級一級說來,演員並不是那麼好當的。但聲、台、行、表全部達標,本身就是合格演員的基本要求。

一個好演員對一個角色的付出必然不止有鏡頭前展示的那幾十分鐘或是幾十小時,確實有辛苦和危險的時候。「敬業」值得點贊,但「敬業」也本來就是應該的。正如陳道明老師所說「你就是干這個的,你拿的就是這份錢。」

對於演員敬業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a6c0b30df619bb9446464916060c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