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同住月宮的嫦娥與吳剛,是啥關係?

2022-08-01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同住月宮的嫦娥與吳剛,是啥關係?

小時候夏天的夜晚,是我印象最深的記憶,晚風帶著一絲絲涼意,老爺爺老奶奶搖著扇子把竹床搬到屋外,小孩子們在月光下追逐嬉戲,有時候還有螢火蟲一閃一閃地飛舞,我總是喜歡抬頭仰望著深邃的夜空……

到了每個月中旬的時候,月亮又大又圓,聽著老人家講著嫦娥奔月和吳剛伐桂的傳說,腦海中不停地想像月宮裡的景象是什麼樣?美麗的嫦娥到底有多漂亮……

嫦娥奔月

我想很多人小時候,大概都有過這樣的想像,但是,長大以後,工作和生活的忙碌,讓我們逐漸淡忘了這些美好的回憶。

最近我在學一個舞蹈,這個舞蹈的名稱就叫《嫦娥奔月》,這讓我又勾起了對嫦娥奔月這個傳說的回憶,於是我就在想,都說月宮很清冷很寂寞,但是除開嫦娥以外,月宮不還有吳剛在上面嗎?嫦娥與吳剛,又是什麼關係呢?

嫦娥奔月,是小朋友的啟蒙故事之一,這個故事有很多種版本,最常見的版本就是: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是個神箭手,有一天,天空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曬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大地乾裂,於是后羿就爬上崑崙山頂,一連射下來九個太陽,讓老百姓的生活恢復了正常。

嫦娥奔月

為了感謝后羿的英雄壯舉,西王母娘娘就賜予了后羿一顆仙丸,說吃了之後就可以升天做神仙,但是后羿捨不得離開嫦娥,於是就把這顆仙丸交給了嫦娥保管。

后羿有一個徒弟,叫逄蒙,他也非常精通射箭,但卻是個心術不正的小人,他知道嫦娥手上有這樣一顆仙丸之後,趁著師傅不在家的時候,逼迫嫦娥交出來。

嫦娥擔心把仙丸給了逄蒙這樣的壞人會帶來更大的災難,於是一口吞下了仙丸,然後就飛向月宮,成為了寂寞的月宮仙子,只有一隻玉兔陪著她住在冷冷清清的廣寒宮裡,從此只能和后羿遙遙相望……為了紀念嫦娥,人們就把八月十五作為祈盼親人團聚的節目。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非常明確地告訴了我們:月宮上只有嫦娥和玉兔,並沒有其他任何生物。

吳剛伐桂

嫦娥奔月的其他版本,比如嫦娥自私獨吞了仙丸拋棄了后羿的版本、還有后羿出軌嫦娥一氣之下吃掉了仙丸的版本,不管是哪個版本,都明確了月宮上都只有嫦娥和玉兔,那麼,在月宮砍伐桂樹的吳剛,又是怎麼回事呢?

吳剛伐桂,和嫦娥奔月一樣,都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吳剛原本是一個求仙之人,但他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妻子,就在吳剛外出雲遊的時候,炎帝的孫子伯陵竟然趁虛而入,引誘了吳剛的妻子,並且和她生下了三個兒子。

吳剛回來之後一怒之下殺掉伯陵,從而得罪了炎帝,炎帝是太陽神,於是他以吳剛是個修道之人不得取人性命為由罰他到荒涼的月宮砍伐月桂,只要能砍倒月桂,吳剛就可以重得自由。

嫦娥奔月

但是,月宮上的這株月桂不是普通的樹木,而是一顆神樹,無論吳剛怎樣砍伐,它立馬就能恢復原樣,吳剛只能永無休止地一直砍下去。吳剛的妻子知道一切都是自己不守婦道所致,於是把她和伯陵所生的三個兒子也送上月宮,陪同吳剛一起贖罪。

這三個兒子分別化身為蟾蜍、白兔和蛇,為了排解寂寞,他們發明了鐘磬等樂器,並且製作了樂曲,每天在吳剛身邊演奏,所以後來唐明皇夢遊月宮,才聽到了這些仙樂,醒來之後寫成了著名的《霓裳曲》。

由此可見,在神話傳說中,雖然吳剛和嫦娥都住在月宮上,但是這對孤男寡女卻沒有任何的交集,也沒有任何的關係,當神話中出現嫦娥的時候,月宮中就沒有吳剛,有吳剛的時候,就沒有嫦娥,他們並不會同時存在於月宮之上,就好像兩人身處的兩個不同的平行時空一樣。

吳剛伐桂

嫦娥與吳剛他們唯一有關聯的地方,可能就是在唐明皇的《霓裳曲》里,因為這首樂曲是唐明皇聽吳剛身邊的蟾蜍和白兔所奏,卻又在樂曲中描寫了嫦娥織錦的場景,這就說明,唐明皇不但見到了吳剛,還同時見到了嫦娥。

不過,神話和傳說,終究只是故事,留給我們的都是童年美好的回憶,大家也沒必要較真吳剛和嫦娥這對月宮上的孤男寡女為什麼不幹脆在一起算了,畢竟,他們只存在於各自的神話故事當中,根本沒有交集的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25e3656fe57cf4f012fb65a0ae51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