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手機市場漲價潮:一款品牌旗艦機定價多少比較合適

2022-03-16     記錄我的家鄉事

原標題:國內手機市場漲價潮:一款品牌旗艦機定價多少比較合適

國內手機市場,出現一個現象:手機是賣得越來越貴了。前些年各大廠商都在圍繞著「千元機」這個區間進行競爭,如今大多數品牌旗艦機的價格都將近3000元了,國內手機迎來漲價潮,對於消費者而言:一款品牌旗艦機的定價多少是比較合理的?

一款品牌旗艦機的定價是綜合了硬體採購、代工製造、設計研發、管理開支、廣告營銷、渠道分成、各項稅費等組成的,廠商做手機最終是要賣出去掙錢的,但掙多少錢比較合適?每家都有自己的「收益底線」,比如小米就宣稱:「綜合利潤不超過5%」,也就是說買一台小米8,只賺你135塊錢(按照北京的物價水平,「勉強」吃一頓北京烤鴨)。

就算是雷總厚道,賣一部旗艦機,賺一份簡單的「北京烤鴨」錢,那這個價格是否合理呢?

部分Android旗艦機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45晶片,據小米的雷軍與一加的劉作虎的微博來看,加上17%的增值稅,其定價格為500多元,是中端晶片驍龍660的3倍,但是大規模的採購,平均每個晶片的價格相對便宜一些,500塊差不多了。

由於17%的增值稅的原因,一部3000元的旗艦機,要交稅510元,這個大家都一樣,平均下來,差不多500塊錢的稅是要交的。

很多人覺得手機螢幕貴,但據業內人士分析,AMOLED螢幕與LCD螢幕價格相差並不是很大,平均一部手機的螢幕成本大概為15美元左右,往大點說150塊錢是足夠的。比螢幕更貴的零件有內存晶片,這個是內存越大,價格越高,近年來,內存市場出現「漲價潮」現在的手機動輒內存64G起步,內存晶片的價格差不多要個250塊錢的樣子。其他諸如攝像頭、感應器、GPS晶片等電子器件,一般300塊錢就夠了,也就是說,即便是旗艦機的配置,硬體器件成本基本上700塊真的夠可以了。

代工製造、廣告營銷、管理開支等方面的成本,平均下來就比較低了。據了解,富士康做一部iPhone 6隻賺25塊錢,如果我們加起來,平均下來的,這3個方面的成本平攤到一部手機上,200塊錢就足夠了。

我們算下來,一部Android旗艦機的成本:500+500+700+300=2000元,也就是,廠商買一部旗艦機的成本2000塊真的足夠了,其餘的都是利潤空間。

而據外媒推測,一台128GB的iPhone7的手機成本大概在292美元,約人民幣2007.9元,而iPhone 7的定價卻在750美元,約人民幣5157.3元,連蘋果的配置價格成本也就2000塊,Android旗艦機的成本計算2000塊錢,還真有虛高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bbf21af8c6b76956900c92b27b2f3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