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有些學校喜歡舉辦親子活動來增加孩子和父母之前的感情,但有的父母卻認為這種活動並沒有舉辦的意義,參與度也不高。
案例
小裴最近剛剛上幼兒園,前幾天幼兒園為了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宣布要舉辦了一個親子活動,要求每個家長準備好食材,和孩子在學校一起做一個菜品。
結果沒想到,70%的家長都帶了雞蛋,這讓原本計劃能夠集合成豐富的百家宴的活動變成了一次雞蛋宴。
活動結束後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工作了一天精疲力盡,實在沒有心情再去參與這樣的活動。為了不讓孩子失望,只能硬著頭皮上。"
那到底家長參與親子活動是否有必要呢?
分析
一、親子活動中對於孩子成長的好處
1、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親子活動中一般都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合作完成,有了家長的加入,孩子會更積極的去參與活動。希望能夠做出好的表現得到父母的誇獎。所以親子活動是提高孩子對於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孩子能夠從中學習到書本以外的知識。另外,通過在活動中不斷克服困難,孩子也能夠感受到勝利的喜悅。
2、提高孩子安全感
孩子在學校中如果自己去參加某一些活動,難免會有一種孤立無援的感覺。而親子活動中有父母的陪伴和帶領,孩子會更容易適應學校的生活。而且親子活動中,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給予的幫助,內心的安全感和依賴感得到提升。有的家長平常陪伴孩子的時間短,學校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接觸,也拉近了親子間的距離。
3、父母對孩子的了解加深
有的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有時會忽略孩子,對孩子的生活不太了解。而在學校舉辦的親子活動中,家長可以從中看見自己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父母與孩子的配合相處中,能夠對孩子產生新了解和認輸。在活動中,父母會發現孩子身上平常被忽略的優點。
二、家長應該如何對待親子活動?
1、儘可能參與幼兒園親子活動
現如今,很多的爸爸媽媽都非常討厭那些"虛有其表"的場合。很多的家長對學校舉辦的活動都產生漠視的態度,認為這些活動是沒有意義的。但是為了孩子不在人群中"鶴立雞群",遭到大家異樣的眼光。家長還是儘可能要參與學校的親子活動,否則其他孩子都有父母帶領,而孩子自己孤立無援,這樣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也會導致親子間產生隔閡。
2、與孩子一起參與其中
有的家長在參加親子活動的時候,容易為了講求速度和質量。就連同孩子的工作也一併完成了。而這樣的親子活動就會變成父母間的競賽活動,孩子會失去參與感。所以家長要在活動中輔助孩子完成,讓孩子有參與感,這樣孩子也能夠和父母一起體會到配合默契的快樂。
總結
親子活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家長要儘可能的多和孩子一起參加,讓孩子體會到和父母合作的喜悅心情。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