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哪,這太爛了

2019-08-12     電影通緝令

《鼠膽英雄》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是電影。

可以看成是起鬨劇,甚至是鬧劇。

這種鬧劇在當下明星流量盛行的時候,其實非常奏效,就好像我們需要看賀歲片,需要有暑期檔,然後商家根據大眾心理學,組一個戲台班子,搭台唱戲,以此獲得票房收入。

至於表演是什麼,劇情是什麼,人物動機這些都不重要。

反正,《鼠膽英雄》就是一個屌絲追白富美的故事,這種通過意淫以讓屌絲獲得片刻歡愉的手法在影視作品中屢試不爽。


但這要和甜膩偶像劇區分開來,關鍵在於,電視劇因為注重流量和更大的觀影群體,所以男主角一般都非常帥。


但是電影里要人為的製造戲劇衝突,所以一般選一個丑的來當演男一號也無所謂。


審丑文化的盛行是從黃渤開始的,後來因為他演技實在有說服力,於是我們原諒了他的長相,並開始接受他和林志玲在電影中談戀愛。


你看,這麼丑都能撩到妹,而且還是那麼美的妹。在心理層面上大部分觀眾是嗨到爆的,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既沒錢又沒有顏值基本上在求偶中就是被判了死刑。


但是《鼠膽英雄》不一樣,它就是要單憑一個「勇」字來感動女神。


這裡面的女神是佟麗婭。

我們知道,空憑一腔熱血就想抱得美人歸簡直是痴心妄想的,但劇本的設計是這樣。


先是讓岳雲鵬扮演的一個小屌絲去體檢的時候發現自己得了絕症,於是開始羅列遺願清單。

清單的前幾十項都是各種吃包子,我不知道為什麼編劇要這麼寫,因為這一點都不好笑。


遺願清單的最後一項:


向女神告白。


陰差陽錯,捲入了上海灘的恩怨仇殺,然後當了英雄,進而在警察和黑幫之間周旋。

傳統意義上,我們對於一個類型片有趨於一致的審美,比如早期的周星馳電影,成龍的動作系列,馮小剛的賀歲電影。觀眾一旦形成普遍的共識,就是達成一個集體的價值觀,這種集體價值觀會對個人進行重塑。


比如最近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降生》,自來水鋪天蓋地的口碑狂潮就是一種集體無意識,它可以消除異己。個人意志已經無法撼動集體,因為集體慣性太大,說任何異端的話都會引發口誅筆伐。


達成一致認同,是多麼重要的剛需。


在喜劇片的類型上,後來也出現了屢次票房黑馬的開心麻花,他們以一貫的思路解剖現實焦慮,獲得觀眾不少認同,但是後來搖擺在三俗和低俗之間,很快觀眾就棄他們而去了。


比如艾倫主演的《跳舞吧大象》就是消費胖子這個群體來獲得一個自我感動,進而美化自己的動機,但是觀眾不買帳。


《鼠膽英雄》就是在美化屌絲。


一個要死的人,當然並不是真的要死,後來發現是醫生診斷錯誤了。他一心尋死,卻屢破奇案,這件事本身就很奇葩,但是放在現實生活中又是一味奇嗨的春藥,誰喝誰上癮。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戲劇衝突了,因為衝突的太慘烈,簡直可以稱為車禍現場。


細節不能推敲,表演如何呢?

岳雲鵬是郭德綱的愛徒,也是德雲社最具商業價值的相聲演員,雖然臉大了點,但這幾年憑藉超高的人氣屢屢在大銀幕露臉,堪稱霸屏。


也許對於熱愛相聲的人來說是福音,畢竟一張電影票比一張岳雲鵬相聲現場的門票要便宜的多,但是對於影迷來說卻是災難。


他所有的經驗都來自於舞台,這種舞台不是傳統的戲劇舞台,要求聲台形表,而是相聲舞台。


你如果看過岳雲鵬的演出視頻,一定和我一樣納悶,他為什麼這麼火?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是岳雲鵬的口頭禪,他也憑這一句經常逗樂觀眾,但是電影和觀眾之間隔著銀幕,這種臨場機靈也被他拿到了電影中,甚至不止一次。


也許,岳雲鵬的粉絲希望看到這些浮誇,做作的表演,但是對於不是他粉絲的觀眾來說,簡直是一場非常意外的調戲。

好的表演課對於一個演員來說多麼重要。


在電影中,岳雲鵬也是各種調戲佟麗婭:


編劇通過「偷看人裙底」「脫褲子上床」「無意間的一個吻」等橋段來滿足屌絲意淫的需求。


最後結束還不忘讓佟麗婭去吻岳雲鵬,油膩的不要不要的。

岳雲鵬做了什麼感動了佟麗婭,觀眾不知道,反正精神勝利法通用。


現代電影的傳播改變了傳播者,營銷的賣點成了戲劇的核心。


讓岳雲鵬親吻佟麗婭成了電影的促銷手段。


可能這就是一些創作者的心理吧,教你如何在電影中追到佟麗婭。雖然手段拙劣,行為崩塌,毫無邏輯,但在現如今表演被重點消費的當下,演員都樂在其中。


不過,觀眾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在集體中感動自己的。


爛片還是爛片,還是要說一說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V7Pj2wBvvf6VcSZXCU9.html